34周胎心监护不过关可能由胎儿(如处于睡眠周期、宫内缺氧)和孕妇(如服用某些药物、自身发热)因素导致,需通过B超、生物物理评分进一步评估,一般先采取吸氧、改变体位等处理,再重复或连续监测,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情况治疗,孕妇要保持心态良好配合,胎儿则密切观察生长发育,出现严重情况可能需终止妊娠。
一、胎心监护不过关的可能原因及进一步评估
1.可能原因
胎儿因素:胎儿处于睡眠周期、胎儿宫内缺氧等都可能导致胎心监护不过关。例如,胎儿睡眠周期会使胎心变化不典型,而胎儿宫内缺氧时,胎心监护可表现为胎心基线异常、变异减少或消失、晚期减速等。
孕妇因素: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孕妇自身有发热等情况也可能影响胎心监护结果。比如孕妇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影响胎心的药物,会干扰胎心监护的正常判断。
2.进一步评估
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结构、羊水情况等。通过B超可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同时测量羊水指数,羊水过少或过多都可能与胎心监护异常相关。另外,还可能会进行生物物理评分,生物物理评分包括胎心监护、胎儿呼吸运动、胎动、肌张力和羊水情况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
二、针对34周胎心监护不过关的处理措施
1.一般处理措施
吸氧:让孕妇采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一般每分钟2-3升的流量持续吸氧。吸氧可以提高孕妇血氧含量,改善胎盘的血氧供应,从而改善胎儿的氧供情况。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进而改善胎儿的血供,吸氧则直接增加了母体的氧含量,有利于胎儿。
改变体位:除了左侧卧位外,还可以让孕妇适当变换体位,如左右翻身等,有时通过改变体位可以改善胎儿的宫内状况,从而使胎心监护有所改善。
2.进一步监测与评估
重复胎心监护:在采取上述一般处理措施后,再次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心监护的变化情况。如果经过吸氧等处理后胎心监护有所改善,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如果仍然没有改善或者情况变差,需要进一步处理。
胎心监护的连续监测:可以考虑进行胎心监护的连续监测,如使用便携式的胎心监护设备让孕妇在家中短时间监测,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教会孕妇正确的监测方法和判断标准。如果连续监测发现胎心监护持续异常,可能需要住院进一步评估。
三、住院后的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1.住院后的检查与处理
完善相关检查:住院后会进一步完善孕妇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了解孕妇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因为孕妇感染也可能影响胎儿,导致胎心监护异常。同时可能会进行胎儿脐血流检查,脐血流检查可以反映胎儿胎盘循环的情况,脐血流异常也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等问题。
根据情况进行治疗:如果经过评估考虑胎儿宫内缺氧,可能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胎儿情况允许,可能会尽量延长孕周,如使用促进胎儿肺成熟的药物等,因为34周的胎儿各器官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尽量延长孕周可以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方面: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影响自身的血液循环等,进而影响胎儿。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例如,按照医生要求按时进行吸氧等治疗,积极配合完善各项检查。
胎儿方面:对于34周的胎儿,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医生会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评估胎儿的成熟度。如果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加重等情况,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的生命安全,但终止妊娠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多方面因素,如孕妇的宫颈条件、胎儿的肺成熟度等。
总之,34周胎心监护不过关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相应处理,孕妇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检查和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