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与阴道炎在症状表现、病因及实验室检查上有差异,可据此分辨,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患病需特殊处理。尿道感染女性因尿道短宽等易感染,男性与不洁性生活等有关,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可助诊;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炎因菌群失调等致分泌物异常,霉菌性阴道炎与阴道内环境改变等相关,滴虫性阴道炎由毛滴虫引起,白带常规检查可鉴别不同类型阴道炎。
女性: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尿道口有烧灼感,排尿时疼痛明显,有时还可伴有下腹部疼痛。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无并发症的单纯性尿道感染,通常不会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但如果是复杂性尿道感染或合并有上尿路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
男性:除了尿频、尿急、尿痛外,还可能出现会阴部胀痛、尿道分泌物等症状,急性尿道炎可能会有尿道脓性分泌物,慢性尿道炎分泌物相对较少,呈稀薄状。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瘙痒症状严重,难以忍受,患者常搔抓,可伴有尿痛、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典型的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性交痛,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病因差异
尿道感染:
女性:女性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尿道,尤其是在经期、性生活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时,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尿路梗阻患者(如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也是尿道感染的高危人群。
男性:男性尿道感染多与不洁性生活、尿道器械检查、前列腺炎等有关,如不洁性生活可导致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尿道引起尿道炎;尿道器械检查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前列腺炎患者炎症蔓延也可波及尿道引起感染。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引起的,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等因素可增加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如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可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另外,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的因素,也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女性月经后阴道pH值升高,适合滴虫生长,故月经后容易复发。
实验室检查鉴别
尿道感染: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尿,尿中白细胞计数>5个/高倍视野,部分患者可有红细胞尿,严重者可出现蛋白尿。
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CFU/ml,可确诊尿道感染;如临床上无尿路感染症状,则要求两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均≥10CFU/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诊。
阴道炎:
白带常规检查: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pH值>4.5,线索细胞阳性,胺试验阳性。
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中可找到阴道毛滴虫。
通过症状表现、病因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对尿道感染和阴道炎进行分辨。如果出现疑似尿道感染或阴道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患阴道炎时,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老年女性尿道感染或阴道炎的发生可能与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局部护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