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分肉眼和镜下血尿,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因素、剧烈运动、外伤等,儿童在药物、运动相关血尿方面需特别关注。
一、血尿的定义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能观察到尿液呈血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则是借助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成年人镜下血尿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超过3个)。
二、血尿的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1.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这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见。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等。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系膜区有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患者除了有血尿表现外,还可能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等异常。
2.尿路感染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可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例如急性膀胱炎,多见于女性,主要是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患者除血尿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细菌等。
3.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比如肾结石,可引起腰部或上腹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同时可伴有血尿,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
4.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侵犯周围组织或血管,导致血尿,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呈间歇性发作,有时可在腹部摸到肿块。
膀胱癌:也是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可呈间歇性,有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尿困难等表现。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除了皮肤黏膜紫癜外,可出现血尿,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等。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同时白血病细胞可浸润泌尿系统等组织,导致血尿。患者常伴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有幼稚细胞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有前面提到的肾脏受累出现血尿外,还可累及多个系统,其发病机制与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等有关,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多样。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血尿,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可能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导致出血。长期服用抗凝剂,如华法林等,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导致血尿。在儿童用药时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更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一些抗生素可能引起儿童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导致血尿等情况。
(四)其他因素
1.剧烈运动
长时间或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运动性血尿。这是因为剧烈运动时,肾脏受到震荡、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影响,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一般休息后血尿可逐渐消失,多见于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进行大量运动后。在儿童中,如果进行过度剧烈运动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注意儿童运动的适度性。
2.外伤
腰部或腹部受到外伤,如撞击伤等,可导致泌尿系统组织损伤,引起血尿。例如肾挫伤,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除血尿外,可能伴有腰部疼痛等表现,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