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包括结石、感染、肾小球肾炎、肿瘤。结石因尿液物质浓度过高析出聚积形成,表现为血尿、腰疼,可通过超声等诊断,小结石可促排,大结石需手术;感染由细菌等感染引起,女性易患,有膀胱刺激症状等,可通过尿常规等诊断,用抗生素治疗并多饮水;肾小球肾炎与自身免疫等有关,有血尿、腰疼等表现,肾穿刺活检可明确,需休息、对症及免疫抑制治疗;肿瘤与吸烟等有关,有无痛性肉眼血尿等,通过影像学等诊断,采取综合治疗。
一、泌尿系统结石
1.成因
尿路结石是引起血尿腰疼的常见原因之一。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如钙、草酸、尿酸等浓度过高,可析出形成晶体,逐渐聚积成结石。例如,高钙饮食、尿量减少等因素可能导致钙盐在尿路中沉积形成结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能发病,男性相对更易患尿路结石,长期久坐、饮水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有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病史的人群,如输尿管狭窄等,更容易发生结石。
表现: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血尿,同时导致腰部或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血尿多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腰疼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2.诊断
通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发现结石的存在,能看到尿路内强回声光团伴声影;腹部X线平片也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发现阳性结石;CT检查对于较小的结石或阴性结石诊断更有优势,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等。
3.处理
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等促进结石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方式治疗。
二、泌尿系统感染
1.成因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是常见原因。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性生活、经期卫生不良等是诱发因素;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病,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长期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也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表现: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出现血尿,同时伴有腰部胀痛,还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诊断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及药敏情况,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了解泌尿系统有无结构异常等情况。
3.处理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路,促进炎症消退。
三、肾小球肾炎
1.成因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导致肾小球损伤。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相对常见。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继发肾小球肾炎。
表现:患者可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疼,还可能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
2.诊断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可初步判断,肾穿刺活检是明确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处理
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如降压、利尿等)以及根据病理类型选用合适的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四、泌尿系统肿瘤
1.成因
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吸烟是膀胱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男性患泌尿系统肿瘤的概率相对高于女性。有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病史的人群,如长期接触苯胺类化学物质等,患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
表现:泌尿系统肿瘤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同时可能伴有腰部隐痛或胀痛,随着肿瘤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2.诊断
泌尿系统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病灶,膀胱镜检查对于膀胱癌诊断有重要价值,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病变情况并取组织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3.处理
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采取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