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膀胱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女性更易患,诱因有性生活等;尿路感染是尿路的感染性疾病,分上下尿路,女性发病率高。膀胱炎主要有膀胱刺激症状,全身症状轻;上尿路感染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下尿路感染有膀胱刺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膀胱炎尿常规有白细胞等,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等有相应表现。影像学检查膀胱炎一般无需,尿路感染上尿路需。不同人群中女性、男性、儿童、老年人患膀胱炎和尿路感染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膀胱炎: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膀胱炎,性生活、憋尿、局部卫生不良等是常见诱因。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上尿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膀胱炎、尿道炎)。其发病部位更广泛,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如尿道短、距离肛门近等。
二、临床表现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可频繁解小便,每次尿量少,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但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出现低热。
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常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腰痛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胀痛或酸痛。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及尿道不适,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等,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低热。
三、实验室检查
膀胱炎: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有时可见红细胞,尿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但一般无明显的血常规异常(病情严重合并全身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升高等)。
尿路感染:
尿常规:上尿路感染时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还可能出现蛋白尿,下尿路感染时也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上尿路感染时尿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且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有助于针对性用药;膀胱炎时尿细菌培养也可发现致病菌。
血常规:上尿路感染时血常规常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下尿路感染时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白细胞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膀胱炎:一般无需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但若病情反复发作或怀疑有其他复杂因素时,可能会进行超声等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发现。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为明确有无肾盂肾炎的并发症等,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发现肾脏形态、结构异常等,如肾盂肾炎时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肾盂肾盏异常等表现;下尿路感染一般无需进行复杂的影像学检查。
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女性: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因素,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避免憋尿,以降低发病风险。在妊娠期的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会增加,要特别注意孕期的卫生护理,定期进行尿常规等检查。
男性:男性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问题,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要关注自身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需要特别重视,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幼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表达不清晰,但会有哭闹、排尿时不安等表现。儿童尿路感染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避免影响肾脏发育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外阴清洁,勤换尿布。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和尿路感染,且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有低热或精神萎靡等表现,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排尿情况、精神状态等,一旦怀疑有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