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症状表现因致病因素和个体差异而异,包括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脓性、稀薄分泌物)、局部不适(尿道瘙痒、烧灼感),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不同年龄段、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女性易反复发作且症状不典型,儿童以尿频、尿急、发热等为主需家长留意。
一、排尿异常相关症状
尿频:患者会感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尿道炎患者可能白天排尿次数超过10次,夜间也会有多次排尿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尿道,导致尿道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产生尿意。在儿童中,尿道炎引起的尿频可能表现为孩子频繁去厕所,家长能明显观察到孩子排尿次数较平时增加。
尿急:有强烈的尿意,迫不及待要排尿,很难控制。一旦有尿意,必须立即找到厕所排尿,否则可能出现尿失禁情况。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尿道括约肌,使其功能紊乱,无法很好地控制排尿反射。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出现尿急症状,且在性生活后等情况后,尿急症状可能会加重。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感觉是轻微的刺痛,有的则是较为剧烈的灼痛。疼痛可出现在排尿开始时,也可贯穿整个排尿过程。例如,男性尿道炎患者在排尿起始时,尿道外口会有疼痛感觉,随着尿液排出,疼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总体是尿道部位的不适疼痛。
二、尿道分泌物相关症状
脓性分泌物:急性尿道炎时,尿道可能会分泌出脓性分泌物。男性患者较为常见,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分泌物可能变为脓性,颜色发黄、黏稠。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但相对男性可能不那么明显,有时需要用棉签擦拭尿道才能发现少量脓性物质。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尿道后,引起尿道黏膜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脓性分泌物。
稀薄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情况时,尿道分泌物可能为稀薄状。例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尿道分泌物多为稀薄的白色黏液样,量相对较少。儿童尿道炎患者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引起,尿道分泌物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来明确。
三、局部不适相关症状
尿道瘙痒:尿道部位有瘙痒感,程度不一,有的患者是轻微瘙痒,有的则瘙痒较为明显,会不自觉地去搔抓尿道部位。这也是炎症刺激尿道黏膜神经末梢引起的感觉异常。在女性患者中,由于尿道与阴道邻近,尿道炎引起的尿道瘙痒可能会与阴道炎等疾病的瘙痒症状相互影响,需要仔细鉴别。
尿道烧灼感:除了尿痛时的烧灼痛外,在平时尿道也可能有烧灼感,尤其是在尿液刺激时更为明显。这种烧灼感是由于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受损,对尿液中的化学物质等刺激更为敏感。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尿道烧灼感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烧灼感,而是表现出排尿时的不配合、哭闹等情况。
四、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
发热:部分严重的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例如,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在儿童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尿道炎引起发热时可能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身体能量,以及发热等情况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全身乏力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尿道炎患者,严重时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尿道炎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炎更容易反复发作,症状可能相对男性更不典型;儿童尿道炎可能以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为主,且由于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和一般状态来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