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小孩疝气是否嵌顿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要观察局部肿块情况(嵌顿时肿块突然增大且不能回纳)、疼痛表现(孩子哭闹不止或诉说局部疼痛且随时间加重)、伴随症状(可能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结合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块质地硬、有压痛,B超可辅助判断组织结构等),还要考虑嵌顿时间,短时间嵌顿也需重视,长时间嵌顿症状更严重且危急,一旦怀疑应尽快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观察症状表现
1.局部肿块情况
小孩疝气嵌顿首先会看到疝气部位的肿块情况。正常疝气的肿块通常是可复性的,比如腹股沟疝,在孩子安静、平卧时肿块可回纳。但嵌顿时肿块会突然增大,而且不能回纳到腹腔内。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可能会发现腹股沟或者阴囊部位有一个较硬的、不能回缩的包块,质地相对较韧,与正常可回纳的疝气包块有明显区别。
以腹股沟斜疝为例,嵌顿后肿块会固定在腹股沟区或者阴囊处,触摸时孩子可能会有疼痛感。
2.疼痛表现
孩子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表现。婴幼儿可能会突然哭闹不止,而且哭闹比较剧烈,难以安抚。较大的孩子可能会用语言表达局部的疼痛,比如诉说腹股沟区、阴囊等疝气所在部位疼痛。疼痛是因为嵌顿的肠管等组织受到卡压,引起局部的缺血、炎症刺激神经导致的。
疼痛程度可能会随着嵌顿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如果嵌顿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疼痛。
3.伴随症状
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嵌顿的肠管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果嵌顿的是肠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就会引起恶心、呕吐,开始可能是轻度的呕吐,吐出胃内容物,随着嵌顿时间延长,呕吐可能会加重,甚至吐出黄绿色的胆汁等。
还可能出现发热等表现,如果嵌顿的肠管发生缺血、坏死,继发感染时就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能会升高,这提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
二、结合体格检查
1.触诊检查
医生会对孩子疝气所在部位进行触诊。嵌顿疝部位触诊时会发现肿块质地较硬,有压痛,与正常疝气可回纳且柔软的情况不同。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肿块是否固定,是否有弹性等情况。对于婴幼儿,家长要配合医生进行触诊,医生会轻柔地触摸肿块部位,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哭闹加剧等情况,提示可能有嵌顿。
例如在检查腹股沟疝嵌顿时,触诊腹股沟区可感觉到有张力的包块,有明显压痛。
2.影像学检查辅助
B超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手段。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疝气嵌顿部位的组织结构,判断嵌顿的是肠管还是其他组织,以及肠管是否有缺血等情况。通过B超可以看到嵌顿的肠管是否有水肿、血流情况等。对于不能准确判断的孩子,尤其是婴幼儿,B超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因为它是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孩子的损伤较小。
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让孩子保持安静,如果孩子不配合,可能需要适当安抚孩子或者在孩子入睡等相对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考虑嵌顿时间因素
1.短时间嵌顿
如果嵌顿时间较短,孩子局部肿块虽然不能回纳,但可能疼痛相对不是特别剧烈,伴随症状可能不明显。但此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嵌顿时间越长,肠管等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越高。对于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如果发现疝气部位肿块异常,即使时间较短,也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的组织耐受缺血的能力相对较弱。
例如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发现腹股沟疝肿块不能回纳,就需要尽快就医评估是否嵌顿。
2.长时间嵌顿
当嵌顿时间较长时,孩子的症状会更加严重。局部肿块会更加坚硬,疼痛剧烈,哭闹不止,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会加重,而且可能会出现发热等感染表现。此时病情比较危急,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否则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总之,判断小孩疝气是否嵌顿需要综合观察症状表现、配合体格检查以及考虑嵌顿时间等因素。一旦怀疑孩子疝气嵌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