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尿路感染有女性生理结构、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免疫力低下、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常见原因,相关检查有尿常规、尿细菌学、影像学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控制基础疾病、调节免疫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尿路感染的注意事项。
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存在尿路结石、狭窄、畸形等,会影响尿液正常排出,导致尿液潴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容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例如尿路结石患者,结石会阻碍尿液流动,使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
免疫力低下: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也容易反复出现尿路感染。此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力受到抑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不经常更换内裤、不注意外阴清洁等,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比如长时间不清洗外阴,尿液、分泌物等残留会滋生细菌,进而引发尿路感染。
其他因素:过度频繁使用清洁剂清洗外阴,可能会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反而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另外,长期憋尿也是一个不良习惯,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细菌大量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老是尿路感染的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如有尿路感染,白细胞计数通常会明显升高,还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等情况。通过尿常规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感染的大致情况。
尿细菌学检查:包括清洁中段尿培养等,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通过培养可以确定是大肠杆菌感染还是其他细菌感染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对于怀疑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导致反复感染的患者,可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尿路结石、畸形、肿瘤等情况。比如超声可以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结构,发现是否有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等。
老是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方面:女性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避免过度使用清洁剂。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保持外阴透气。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细菌带入尿道的机会。
生活习惯方面: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让尿液及时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多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尿量,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通过增加排尿来冲洗尿道。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患者,如尿路结石患者,要根据结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必要时进行手术等处理,以解除尿液排出受阻的情况。
免疫力调节:老年人可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散步、太极拳等。对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
特殊人群老是尿路感染的注意事项
儿童:女婴要注意diaper更换频率,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因为女婴尿道短,容易因diaper不透气等导致感染。儿童要教育其不要憋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同时,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抵抗力。
孕妇:孕期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等,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如果发生尿路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要关注排尿情况,如有排尿困难等要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的不恰当药物,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超声等,监测泌尿系统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