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疼痛部位与结石位置有关,有腰部/上腹部、下腹部等情况,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半数以上有,与结石活动致黏膜损伤有关)、排尿异常(合并感染或刺激有膀胱刺激征,梗阻严重有排尿困难)、恶心呕吐(肾绞痛刺激致胃肠道反应)、发热寒战(合并感染时出现),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表述不清、易梗阻和感染;女性需与妇科疾病鉴别,妊娠时诊疗谨慎;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常伴基础病。需与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等鉴别,可通过相应检查区分。
一、疼痛部位
肾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与结石所在位置有关,常见的有以下情况:
腰部或上腹部疼痛:当结石在肾脏内部或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时,疼痛多发生于腰部或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如果结石活动导致输尿管痉挛,可出现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可突然发作,呈刀割样,从腰部或上腹部向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放射,女性还可放射至阴唇部位。
下腹部疼痛:对于位于肾盂以下较大的结石,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容易与其他下腹部疾病混淆。
二、常见症状
1.血尿: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约半数以上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血尿,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颜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有的则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即镜下血尿。血尿的出现通常与结石对尿路黏膜的损伤有关,在结石活动时,损伤黏膜更明显,血尿可能会加重。
疼痛与血尿的关系:肾绞痛发作时,往往会伴有血尿,疼痛缓解后血尿可能会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血尿而无明显疼痛症状。
2.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或者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控制,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产生疼痛。
排尿困难:较大的肾结石引起尿路梗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
3.恶心、呕吐:肾绞痛发作时,由于肾脏的疼痛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可引起胃肠道的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种恶心、呕吐往往比较剧烈,呕吐后疼痛症状可能不会马上缓解。
4.发热、寒战:当肾结石合并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感染严重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同时伴有怕冷、打寒战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
儿童:儿童肾结石相对少见,但也可出现上述疼痛和症状。儿童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可能表述不如成人清晰,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由于儿童尿路相对较细,结石更容易引起梗阻,所以出现排尿异常等情况可能较为突出,而且儿童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合并感染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女性:女性肾结石的疼痛表现与男性类似,但在诊断时需要注意与妇科疾病相鉴别,比如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也可能引起下腹部疼痛,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来区分。在妊娠期间发生肾结石时,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要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肾结石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可能相对较轻,血尿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肾结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决策。例如,前列腺增生本身就可能导致排尿困难,而肾结石引起的排尿困难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同时老年人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合并感染时发热等症状可能不显著,容易延误病情。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放射,疼痛常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通过腹部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或胆道内的结石,而肾结石通过泌尿系统B超或CT等检查可发现肾脏或输尿管内的结石。
阑尾炎: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多始于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而肾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和伴随症状与阑尾炎不同,通过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可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