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的慢性炎症病变,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发病与阑尾管腔狭窄、细菌感染等有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患病风险。症状有右下腹隐痛等腹痛及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用抗生素等)和手术(切除阑尾,有开腹和腹腔镜术式)。患者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多吃膳食纤维、避免刺激食物,注意休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慢性阑尾炎是什么
慢性阑尾炎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的慢性炎症病变,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为慢性过程。其发病与阑尾管腔狭窄、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阑尾管腔狭窄可因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粪石阻塞等引起,细菌入侵繁殖引发炎症,炎症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阑尾炎。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急性阑尾炎病史者更易发展为慢性阑尾炎。
二、慢性阑尾炎的症状表现
1.腹痛:多为右下腹隐痛,疼痛程度不一,时轻时重,可因剧烈活动、饮食不节等诱发或加重。疼痛位置比较固定,部分患者腹痛可不典型,可在上腹部或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有的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但症状一般较轻微。
三、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右下腹可有固定压痛,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压痛程度不一定很剧烈,有的患者仅表现为局部轻压痛。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当合并感染加重时,白细胞计数会有较明显升高。
3.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有渗出等情况,有助于了解阑尾的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但有时可能因肠气干扰等影响诊断准确性。
腹部CT: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炎症情况等,可明确阑尾是否有肿大、周围有无脓肿形成等。
四、慢性阑尾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不愿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药敏试验等合理选用。同时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但非手术治疗有复发的可能。
2.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切除阑尾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主要有效方法。对于明确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且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等综合考虑。
五、慢性阑尾炎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阑尾的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诱发阑尾痉挛,导致疼痛发作。
2.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等情况。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间接影响阑尾的状态。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慢性阑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腹痛情况、精神状态等。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如果考虑手术,要选择正规医院,遵循儿科手术的相关安全原则,术后要加强护理,促进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慢性阑尾炎有时症状可能较轻,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如是否有基础疾病等。饮食上要更加注重清淡、易消化,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术后要加强监护,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