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周脓肿是尿路感染严重并发症,由肾盂肾炎扩展引起,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风险不同,临床表现有高热腰痛等,可通过影像学诊断,需抗生素治疗或引流;感染性休克由严重尿路感染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发,不同年龄应对不同,表现为血压心率等改变,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早期抗感染和液体复苏;肾功能衰竭由严重持续尿路感染致肾受损,不同年龄影响不同,表现有少尿水肿等,靠肾功能等检查诊断,需控制感染或肾脏替代治疗。
一、肾周脓肿
1.定义与病因
肾周脓肿是尿路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由肾盂肾炎直接扩展引起,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增加感染风险,而老年人可能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更易发生。
2.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腰痛加剧等症状,腰部可触及肿块。
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更易发生尿路感染进而引发肾周脓肿。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发现肾周液性暗区等异常。超声检查可初步筛查,CT能更清晰显示脓肿范围等情况。
4.治疗原则
抗生素治疗是基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较大的脓肿可能需要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引流。
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择抗生素,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老年患者在治疗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需更加谨慎。
二、感染性休克
1.发生机制
严重尿路感染时,细菌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感染性休克。
不同年龄人群对感染的反应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感染的代偿能力差,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预后可能更差。
2.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
性别在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上无特殊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可能影响病情发展,如女性若有妊娠等特殊情况发生尿路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时,处理需更加复杂。
3.诊断要点
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老年患者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和感染指标等情况来明确诊断。
4.治疗关键
早期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是关键。液体复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调整补液量和速度。对于儿童患者,液体复苏要注意补液的速度和量,避免过快过多补液导致心肺负担加重;老年患者液体复苏时要关注心功能等情况,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三、肾功能衰竭
1.发生原因
严重且持续的尿路感染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如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等情况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年龄因素方面,儿童本身肾脏发育尚未成熟,尿路感染更易影响肾功能;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相对较高。性别对肾功能衰竭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如男性若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风险进而影响肾功能。
2.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与肾功能受损影响代谢等有关;老年患者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因肾功能衰竭出现贫血、骨病等多种并发症。
3.诊断依据
通过肾功能检查(如肌酐、尿素氮等升高)、肾脏超声等检查来诊断。
儿童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时要注意标本采集的准确性,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基础肾功能情况来正确解读检查结果。
4.治疗措施
积极控制尿路感染,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等)。对于儿童患者,肾脏替代治疗要根据其体重、病情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参数;老年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如是否有出血倾向等,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