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全身症状等临床表现,诊断靠结肠镜及粪便检查,非药物方面需饮食调整和休息,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各自治疗注意事项。
一、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还可能出现腹痛,一般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有的患者会有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肠道炎症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女性患者在经期可能症状会有所变化,这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有吸烟史的患者发作时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因为吸烟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二、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的诊断方法
1.结肠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能看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表现,还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依据,通过病理可以明确炎症的程度和类型等。对于儿童患者,结肠镜检查需要在充分镇静等合适的操作条件下进行,要确保患儿的安全;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是否能耐受检查。
2.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等,粪便病原学检查可以排除感染性肠炎等其他疾病,如查找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以鉴别诊断。
三、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的治疗原则(非药物方面)
1.饮食调整
发作期患者需要进食易消化、少纤维素、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的食物。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鸡蛋等;老年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于消化,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导致肠道刺激加重。
2.休息
发作期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四、药物治疗的相关情况(仅提及药物名称)
1.氨基水杨酸制剂
如柳氮磺吡啶等,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发作,它可以通过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来减轻炎症反应。儿童使用时要谨慎评估,因为其对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可能引起的血液系统、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等,对于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会有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权衡利弊,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评估其骨质疏松等风险,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会受到影响。
3.免疫抑制剂
如硫唑嘌呤等,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儿童使用免疫抑制剂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等;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肝肾功能影响等。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除了上述治疗注意事项外,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指标,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对儿童血液系统等可能的影响。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与治疗其他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加强对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因为老年患者本身骨质疏松风险较高,而糖皮质激素会加重骨质疏松。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经期发作时,要注意激素水平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在治疗时要考虑到激素对药物代谢等可能的影响。同时,要关注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因为经期女性情绪可能波动较大,而情绪应激可能会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所以要给予心理上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