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初期炎症可恢复,病理因龋坏刺激牙髓可逆性炎症,表现为温度刺激瞬间尖锐痛、刺激去除痛消,活力测试敏感,治疗用间接盖髓术保存活髓;不可复性牙髓炎病变严重不可恢复,病理是牙髓不可逆炎症改变,急性有自发阵发夜间痛、不能定位等,慢性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活力测试异常,急性需开髓引流后根管治疗,慢性用根管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患牙髓炎有不同表现及治疗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理基础
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初期炎症,病理基础主要是牙髓组织受到轻度刺激后,呈现出的可恢复的炎症状态。多由龋病引起,当龋坏接近牙髓时,细菌产生的刺激可通过牙本质小管影响牙髓,此时牙髓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处于可逆的炎症阶段。
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类病变较为严重且不能自行恢复的牙髓炎症。其病理基础是牙髓组织发生了不可逆的炎症改变,炎症过程持续发展,牙髓组织出现坏死等不可逆性变化,多由可复性牙髓炎发展而来,或者是牙髓受到强烈、持续的刺激导致。
二、临床表现区别
疼痛特点
可复性牙髓炎:受到温度刺激(如冷、热刺激)时,会立刻出现瞬间的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很快消失。例如,进食冷饮时会出现短暂的剧烈牙痛,但停止进食后疼痛迅速缓解。患者一般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不可复性牙髓炎:疼痛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发作的特点,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且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疼痛呈放射性,患者常感觉半侧头面部都疼痛。疼痛性质较为剧烈,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去除刺激后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说出是哪一颗牙疼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慢性不可复性牙髓炎:一般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可为钝痛、胀痛等,患者能大致定位患牙,有时可伴有轻度的咬合不适。
牙髓活力测试
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测试反应敏感,比正常牙髓对温度等刺激的反应更强烈,刺激去除后,测试反应逐渐恢复正常。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测试表现为剧烈疼痛,活力可能较敏感或表现为异常反应。
慢性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活力测试反应可为正常、敏感或迟钝,不同患牙表现不同,但总体是异常的牙髓反应。
三、治疗方法区别
可复性牙髓炎:治疗原则是去除刺激因素,保存活髓。一般采用间接盖髓术,在去除龋坏组织后,用氢氧化钙等盖髓剂覆盖牙髓,以促进牙髓的修复和恢复。例如,对于深龋近髓的患牙,去除龋坏组织后,放置盖髓剂,然后用永久性充填材料充填,观察牙髓恢复情况。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不可复性牙髓炎:需要开髓引流,迅速缓解髓腔高压引起的疼痛,然后根据患牙情况选择根管治疗术等进一步治疗。开髓引流是急诊处理的关键,通过打开髓腔,使炎性渗出物得到引流,疼痛立即缓解。
慢性不可复性牙髓炎:一般采用根管治疗术,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以去除牙髓的病变组织,防止炎症复发。
四、不同人群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可复性牙髓炎时,可能不能准确表达疼痛情况,家长需注意儿童是否有拒食、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等表现。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可复性牙髓炎治疗时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保存活髓;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时要及时开髓引流缓解疼痛,儿童牙髓血运丰富,炎症发展较快,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孕妇:孕妇患牙髓炎时,可复性牙髓炎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尽量避免对胎儿有影响的治疗操作;不可复性牙髓炎处理时要考虑孕期的特殊性,开髓引流等操作需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时机和方式。
老年人:老年人牙髓组织逐渐萎缩,可复性牙髓炎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不可复性牙髓炎时,由于牙髓退行性变,疼痛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治疗上根管治疗的难度可能因根管钙化等情况增加,要根据老年人的全身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