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需进行全身状况评估,包括一般健康检查(测体温、血压、心率等)和病史询问(了解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口腔局部检查包括智齿局部情况检查(看萌出、炎症、与邻牙关系、形态等)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查菌斑、牙结石、龋齿等);还有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拍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等,了解智齿牙根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一、全身状况评估
1.一般健康检查
意义:了解患者整体身体状态,判断是否能耐受拔牙手术。例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拔牙可能会引发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的不良事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和老年人的全身状况评估重点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关注营养状况、是否有先天性疾病等;老年人则需重点评估心脑血管功能、肝肾功能等。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者,要考虑其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因为吸烟可能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酗酒可能影响肝脏对麻醉药物等的代谢。
: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血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体温36-37℃左右。如果体温高于37.5℃,可能存在感染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发热原因后再评估是否能拔牙;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过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都需要先进行相应处理;心率过快或过慢也需要排查原因。
2.病史询问
意义: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对拔牙的影响。例如,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拔牙后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了解是否处于稳定期等。对于不同性别,女性患者需询问是否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孕期拔牙可能会引发流产等风险,哺乳期用药等也需考虑对婴儿的影响。对于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了解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询问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例如,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明确对哪些药物过敏,避免使用相关致敏药物进行麻醉等操作。
二、口腔局部检查
1.智齿局部情况检查
意义:判断智齿的生长位置、形态等,以制定合适的拔牙方案。例如,近中阻生的智齿拔除难度相对较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的智齿还未完全萌出,检查重点与成人不同;老年人的智齿可能存在牙龈萎缩等情况,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观察智齿的萌出情况,是完全萌出、部分萌出还是完全埋伏阻生;检查智齿周围牙龈是否有红肿、溢脓等炎症表现;查看智齿与邻牙的关系,是否挤压邻牙导致邻牙龋坏等;评估智齿的形态,如是否为弯曲牙、融合牙等。
2.口腔卫生状况检查
意义:口腔卫生差的患者拔牙后易发生感染。例如,存在大量牙菌斑和牙结石的患者,拔牙创口感染的风险较高。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不注重口腔清洁的人群,更需要加强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指导。
:检查牙齿表面牙菌斑、牙结石的堆积情况,以及是否有龋齿等。一般采用探针等工具进行检查,观察牙龈沟内的情况等。如果口腔卫生差,需要在拔牙前进行口腔清洁,如洗牙等操作。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意义:通过X线片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智齿的牙根形态、与周围组织(如下颌神经管、上颌窦等)的关系等。例如,了解智齿牙根是否靠近下颌神经管,对于避免损伤神经管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的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尽量采用对儿童辐射较小的检查方法;老年人的X线检查要关注骨骼的退变情况对智齿位置判断的影响。
:拍摄智齿的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等。根尖片可以较清晰地显示单个智齿的牙根情况,曲面断层片则能整体显示全口牙齿及颌骨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智齿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如与下颌神经管的距离、与上颌窦的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