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包括症状、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症状有腹痛(初始脐周或上腹,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性质多样)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征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及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阳性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影像学检查中B超可发现肿大阑尾或脓肿,表现为阑尾增粗等,CT对不明确诊断等有价值,可见阑尾肿大等。
一、症状表现
1.腹痛
初始表现: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急性阑尾炎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有差异,儿童急性阑尾炎腹痛起始部位可不典型,可能一开始就是右下腹疼痛;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等,如化脓性阑尾炎可出现持续性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可呈阵发性加剧的腹痛。
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早期即可出现,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呕吐较为频繁。儿童急性阑尾炎胃肠道症状相对更明显,恶心、呕吐出现较早且较常见;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等原因,胃肠道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情况。
食欲减退: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
二、体征检查
1.右下腹压痛
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也可能因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有所改变,如盆位阑尾压痛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腹膜后阑尾压痛可在右侧腰部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右下腹压痛的明显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因配合度等因素,压痛可能不如成人表述得那么明确,但医生通过查体可发现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域。
2.反跳痛
当医生按压右下腹并突然松手时,患者感到疼痛加剧,提示阑尾炎症刺激了腹膜,多见于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等。
3.腹肌紧张
也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之一,当阑尾炎症较重时,可出现右下腹腹肌紧张。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腹肌发育不完善等原因,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老年人腹肌本身力量较弱,腹肌紧张的表现也可能不典型。
4.其他体征
结肠充气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降结肠部,另一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有炎症。
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若引起右下腹疼痛,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多见于盲肠后位阑尾。
闭孔内肌试验: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若引起右下腹疼痛,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多见于盆腔位阑尾。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至80%-90%以上。但对于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白细胞总数可能升高不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会增高;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较差,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不显著,但仍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C-反应蛋白(CRP)
CRP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阑尾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急性阑尾炎时,CRP往往呈阳性且数值升高,可作为炎症的指标之一。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对于诊断的价值: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对于儿童急性阑尾炎,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因为儿童对X线等有一定的辐射风险,B超无辐射且可较好地显示阑尾情况;对于肥胖患者或阑尾位置较深的情况,B超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表现:可见阑尾增粗,直径超过6mm,阑尾壁增厚,回声增强等。
2.腹部CT
对于诊断的价值: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尤其是复杂型急性阑尾炎或怀疑有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时,腹部CT有助于明确诊断。CT可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的情况等。但对于儿童,应尽量避免过多的CT检查,除非病情需要,因为CT有一定辐射。
表现:可见阑尾肿大,周围脂肪组织模糊、有渗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