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不治疗会带来局部组织持续受损与全身健康受影响两方面危害。局部会致牙龈状况恶化、牙周袋形成与加深、牙槽骨吸收;全身会使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控制难度加大、呼吸系统疾病隐患增加、孕妇分娩风险升高。
一、局部组织持续受损
1.牙龈状况恶化
牙周炎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若不治疗,牙龈炎症会进一步加重,牙龈会逐渐萎缩。例如,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牙龈沟内的炎症细胞会持续浸润,导致牙龈组织的纤维结构被破坏,牙龈附着丧失,牙龈缘向根方退缩,使牙根暴露。对于儿童患者,牙龈萎缩可能会影响牙齿的美观,并且增加牙齿敏感的风险;对于老年患者,牙龈萎缩会使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进一步加重牙齿松动等问题。
牙龈退缩后,牙齿的颈部暴露,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患者会出现进食不适的情况。
2.牙周袋形成与加深
牙周炎时,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随着病情发展,牙周袋会不断加深。牙周袋内会积聚大量的菌斑、牙石等,这些物质会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炎症进一步扩散。在青少年牙周炎患者中,牙周袋形成和加深的速度可能相对较快,因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代谢活跃,炎症反应可能更为剧烈。牙周袋加深会使牙齿的支持结构进一步丧失,加速牙齿松动的进程。
3.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是牙齿的重要支持结构,牙周炎不治疗会导致牙槽骨进行性吸收。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可以通过口腔X线片来评估,随着牙槽骨吸收,牙齿的松动度会逐渐增加。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牙槽骨吸收可能会加快。当牙槽骨吸收达到一定程度时,牙齿就会松动脱落,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容美观。
二、全身健康受影响
1.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增加
有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联。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致病菌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这些致病菌及其毒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致病菌可以产生内毒素,激活体内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炎症因子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牙周炎不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使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增大。
2.糖尿病控制难度加大
牙周炎和糖尿病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口腔内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牙周炎。而牙周炎又会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因为牙周炎症会导致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难以良好控制。例如,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糖波动往往比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牙周炎如果不治疗,会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因为咀嚼功能受影响会导致患儿进食困难,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会加重其全身代谢紊乱的状态,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呼吸系统疾病隐患增加
口腔中的致病菌可以被吸入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牙周炎患者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牙周炎不治疗更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感染。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患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的人群。儿童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牙周炎产生的细菌容易进入呼吸道,导致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4.孕妇分娩风险升高
孕妇患有牙周炎时,炎症产生的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研究显示,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比牙周健康孕妇高2-3倍。这是因为牙周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会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分娩过程。对于孕期的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牙周炎如果不治疗,对母婴健康的危害更大,需要特别重视牙周健康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