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疼痛由牙周炎、外伤、龋齿等原因引起,不同病因有相应初步处理和正规治疗方法。牙周炎需基础治疗、评估后可能手术及维护期复查;外伤轻度可休息,中重度需复位固定;龋齿浅中龋去腐充填,深龋视情况安抚或根管治疗,儿童情况需特殊考虑。
一、牙齿松动、疼痛的常见原因及对应初步处理
牙齿松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牙周炎、外伤、龋齿等。如果是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首先要避免用受伤的牙齿咀嚼食物,尽量吃软食。如果是龋齿引发,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刺激牙齿。
(一)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引起的。菌斑中的细菌会产生毒素,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对于成年人患牙周炎出现牙齿松动疼痛,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龈上洁治去除牙结石,龈下刮治深入去除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牙结石。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对于儿童,如果是由于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的牙周炎相关问题相对较少,但也需要注意口腔清洁,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因为儿童如果口腔卫生差,也可能引发牙龈炎症,进而出现类似症状,但儿童引发牙周炎的因素多与局部菌斑堆积等有关,需要更轻柔地进行口腔护理。
二、不同病因导致牙齿松动、疼痛的正规治疗方法
(一)牙周炎的治疗
1.基础治疗后评估:在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后,需要评估牙齿松动情况。如果牙齿松动度在Ⅰ-Ⅱ度,且牙槽骨吸收不是特别严重,可能会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以更好地清除深部的菌斑和牙结石,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对于患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牙周炎时,要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治疗需要更密切地监测血糖和牙周情况,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进行规范的牙周治疗。
2.维护期治疗:牙周炎治疗后进入维护期,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进行口腔检查、洁治等,以防止牙周炎复发。对于儿童,如果是由于乳牙的牙周问题导致松动疼痛,要根据乳牙的具体情况处理,如果是即将替换的乳牙,松动严重可能需要拔除;如果是恒牙的早期牙周问题,要以保存患牙为原则,采取适合儿童的温和治疗方法,同时关注儿童的全身健康状况,因为儿童时期的全身疾病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
(二)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1.轻度外伤:如果是轻度牙齿外伤,牙齿松动不明显,疼痛较轻,可让患牙休息1-2周,避免咬硬物,一般可自行恢复。对于儿童外伤,如果是乳牙外伤,要注意观察乳牙是否有移位等情况,如果乳牙移位不严重,可能会随着恒牙的萌出自行调整,但如果移位明显可能需要复位固定;如果是恒牙外伤,轻度松动疼痛需要尽量减少患牙的使用,密切观察牙髓活力等情况。
2.中度及重度外伤:如果牙齿松动较明显,甚至有移位,需要进行复位固定。一般采用牙周夹板固定的方法,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在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观察牙齿恢复情况。对于伴有牙髓损伤的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牙髓治疗。儿童恒牙外伤如果出现牙髓暴露等情况,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牙髓情况谨慎处理,尽量保存活髓或进行合适的牙髓治疗,同时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等因素。
(三)龋齿导致的牙齿松动、疼痛
1.浅龋和中龋:对于浅龋和中龋导致的牙齿疼痛松动,需要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补牙材料进行充填。如果是儿童龋齿,要选择儿童专用的补牙材料,补牙过程中要安抚儿童情绪,让儿童配合治疗。同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甜食的摄入,降低龋齿复发的风险。
2.深龋:如果是深龋,接近牙髓,可能会在去腐过程中刺激牙髓,引起疼痛。这时候可能需要先进行安抚治疗,观察牙髓情况,待牙髓状态稳定后再进行充填。对于儿童深龋,更要谨慎操作,避免过度刺激牙髓,要考虑儿童的牙髓修复能力等特点,采取合适的安抚和充填方法。如果深龋已经引起牙髓炎,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疼痛,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进一步的牙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