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路感染对身体有多方面危害,对泌尿系统可致肾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增加尿路梗阻风险;对全身健康会引发全身感染症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对生活质量能影响日常活动、造成心理负担。
一、对泌尿系统的损害
肾脏结构与功能改变:慢性尿路感染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细菌持续侵袭肾脏,可导致肾脏瘢痕形成。长期的肾脏损伤会使肾脏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例如,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浓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夜尿增多等症状;肾小球功能受损则会影响滤过功能,导致蛋白尿、血尿等情况,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在儿童群体中,慢性尿路感染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发育,导致肾脏体积缩小、形态异常等,从而对其未来的肾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尿道较短等生理特点,慢性尿路感染相对更易发生肾脏损害;而男性患者如果存在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如前列腺增生等),也会增加慢性尿路感染累及肾脏的风险。
尿路梗阻风险增加:慢性尿路感染过程中,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尿路黏膜增生、粘连,进而引起尿路梗阻。常见于肾盂、输尿管等部位,梗阻会使尿液排出受阻,造成肾盂积水。肾盂积水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而且,梗阻还为细菌的持续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因为尿液引流不畅会使细菌不易被冲刷排出,从而使得感染难以治愈,持续对泌尿系统造成损害。
二、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引发全身感染症状:慢性尿路感染时,细菌可能入血,引发菌血症等全身感染情况。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慢性尿路感染更容易引发全身感染,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恢复相对困难。对于儿童来说,全身感染症状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长期的慢性尿路感染会持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持续的应激状态。一方面,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其他感染性疾病;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有研究发现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升高。在女性患者中,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免疫系统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波动,慢性尿路感染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而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慢性尿路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使病情更加复杂。
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影响日常活动: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常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患者可能会因为频繁想排尿而不敢远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等,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例如,患者可能因为频繁上厕所而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在睡眠中也可能因为尿急而频繁醒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尿频、尿急等症状可能会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玩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在老年人群体中,本身行动可能就不太方便,慢性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路刺激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其生活上的不便,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
造成心理负担:慢性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长期不愈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对疾病预后的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等;抑郁情绪则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自卑等心理,而儿童患者如果长期受到慢性尿路感染的影响,也可能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患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特殊人群中,如糖尿病合并慢性尿路感染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本身就较为复杂,心理负担可能会更重,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