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会引起多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心包积液、心肌肥厚;全身有乏力、体重增加、畏寒;其他系统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神经系统症状(成人记忆力减退等,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
一、心血管系统症状
(一)心率减慢
1.机制:甲状腺激素缺乏时,机体代谢率降低,心脏的代谢需求减少,导致心率减慢。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心率起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加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甲减时这种作用减弱。
2.表现:成人静息心率可低于60次/分钟,儿童甲减患者由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心率的影响更为敏感,心率减慢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脏的正常功能调整。
(二)心输出量减少
1.机制:心率减慢以及心肌收缩力减弱共同作用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肌细胞因甲状腺激素缺乏,蛋白质合成减少,肌原纤维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从而使心脏向全身泵血的能力降低。
2.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活动后易疲劳、气短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长代谢过程。
(三)心包积液
1.机制:甲减时,机体的黏多糖在心包等组织中沉积,同时可能伴有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导致心包积液。这是甲减性心脏病较常见的表现之一,与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代谢紊乱和水盐代谢异常有关。
2.表现:少量心包积液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中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等症状。儿童患者的心包积液可能因心包顺应性相对较好,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但随着积液量增加,也会逐渐出现上述相关症状。
(四)心肌肥厚
1.机制:长期甲减状态下,心脏为了克服外周阻力,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会发生代偿性心肌肥厚。这是一种心脏的适应性改变,但长期心肌肥厚可能导致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逐渐受损。
2.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肌厚度增加。儿童患者心肌肥厚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发育,对其未来的心脏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二、全身症状
(一)乏力
1.机制:甲减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能量产生不足,从而使患者感到全身乏力。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能量生成减少,进而引起全身各个系统功能下降,表现为乏力。
2.表现:患者无论在休息还是活动时都可能感到乏力,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等活动中较同龄儿童更容易疲劳,影响日常的活动和学习。
(二)体重增加
1.机制: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同时可能伴有食欲改变等因素,导致体重增加。甲状腺激素对调节能量代谢、食欲等有重要作用,甲减时这些调节功能紊乱。
2.表现:成人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5-10kg甚至更多,儿童患者体重增加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比例和健康状况,需要关注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的比例是否正常。
(三)畏寒
1.机制: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产热减少,患者对寒冷的耐受性降低,出现畏寒症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产热过程,甲减时产热不足,患者就会感觉怕冷。
2.表现:患者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有畏寒感,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比同龄儿童更需要保暖,穿衣比同龄儿童多等情况。
三、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
1.机制:甲减可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甲状腺激素缺乏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
2.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等。
(二)神经系统症状
1.机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有影响,尤其是儿童患者。甲状腺激素参与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和神经细胞的代谢等过程,甲减时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2.表现:成人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婴幼儿时期甲减还可能影响其运动神经发育,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