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前需进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模型检查。临床检查包括口腔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及牙龈情况)和面部检查(面部对称性);影像学检查有X线检查(全景X线片、头颅侧位片)和可选的CT检查;模型检查包括牙模制取和模型分析(牙弓长度宽度、牙齿拥挤度等),以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一、临床检查
1.口腔检查
牙齿情况检查:
会检查牙齿的排列情况,包括牙齿是否有拥挤、稀疏、错位等。例如,通过肉眼观察和用牙科探针等工具辅助检查,了解牙齿的近远中、唇舌向等位置关系。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牙齿排列的正常标准不同,儿童在换牙期可能会有一定的牙齿不整齐,但随着生长发育可能会自行调整,而成人牙齿排列不整齐则多需矫正。
检查牙齿的咬合情况,包括前牙的覆合覆盖关系,正常的覆合是上切牙覆盖下切牙切1/3以内,覆盖是上切牙切端至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还有后牙的咬合关系,如是否存在反合(下前牙咬在上前牙前面)、锁合等异常咬合情况。不同性别在咬合关系上可能没有本质差异,但咬合异常可能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牙龈情况检查:
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和质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如果牙龈有红肿、出血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牙龈炎等问题,需要先进行治疗,再考虑牙齿矫正,因为牙龈炎症可能会在矫正过程中加重。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牙龈问题可能更为常见,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2.面部检查
检查面部的对称性,包括左右两侧的面部轮廓、比例等。例如,观察面部的长度、宽度以及下巴的位置等是否对称。面部不对称可能是由牙齿排列不齐等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先天性的面部发育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面部发育情况不同,儿童面部还在不断发育中,而成人面部发育基本定型,面部不对称可能会影响美观和心理健康。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全景X线片:
可以全面了解全口牙齿的发育情况、牙根情况以及牙槽骨的状况。通过全景X线片能看到每颗牙齿的形态、位置,是否有阻生牙等情况。对于儿童,全景X线片可以观察乳牙牙根的吸收情况以及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判断恒牙萌出是否正常。成人则可以了解牙槽骨的密度、高度等,牙槽骨的状况对于牙齿矫正的可行性和矫正后牙齿的稳定性很重要。
头颅侧位片:
主要用于分析颅面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牙齿-颌骨的关系。通过测量头颅侧位片上的一系列角度和线距,如SNA角(蝶鞍中心、鼻根点、上齿槽座点之间的角度)、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之间的角度)等,来评估患者的颅面生长型和牙齿-颌骨的不调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值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对于判断是否需要早期干预矫正很有帮助,而成人则主要用于制定矫正方案。
2.CT检查(可选)
对于一些复杂的牙齿矫正情况,如存在严重的颌骨发育异常等,可能会进行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颌骨三维结构信息,有助于精确评估颌骨的形态、位置以及与牙齿的关系,为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例如,对于患有先天性颌骨发育畸形的患者,CT检查能清晰显示颌骨的畸形程度和范围,从而确定是单纯进行牙齿矫正还是需要结合颌骨手术等综合治疗。
三、模型检查
1.牙模制取
医生会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患者的牙齿模型,包括上颌和下颌的牙列模型。通过牙模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牙齿的排列、牙弓的形态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牙模制取的操作略有不同,儿童在制取牙模时可能需要更加耐心和安抚,以确保印模材料能够准确制取。
2.模型分析
对牙模进行分析,包括牙弓的长度和宽度、牙齿的拥挤度等。计算牙齿的拥挤度可以通过测量牙弓长度与所有牙齿宽度之和的差值来判断,差值越大表示拥挤度越高。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制定牙齿矫正的方案,如是否需要拔牙、选择何种矫正器等。对于有特殊病史(如牙齿发育异常等)的患者,模型分析能更精确地了解牙齿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更合适的矫正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