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出血由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及其他因素导致。局部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刺激、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及正畸装置影响;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全身疾病的影响;其他因素包含吸烟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出血等问题,不同人群在各因素影响下的表现和风险有所不同。
一、局部因素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1.菌斑、牙石:口腔内若存在大量菌斑,其会不断堆积形成牙石,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等组成,长期附着在牙齿表面,若不及时清除,就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石。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菌斑和牙石的形成速度有所差异。比如,长期不认真刷牙的人群,菌斑和牙石形成相对较快;儿童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出现菌斑堆积进而引发牙龈问题。
2.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入牙缝中,会压迫牙龈组织,破坏牙龈的正常状态,引起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例如,进食一些纤维性食物后,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牙缝,就可能导致食物嵌塞。不同性别在食物嵌塞的发生上并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经常进食黏性大、纤维多食物的人群,食物嵌塞的概率相对较高。
3.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对牙龈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比如修复体的边缘不贴合、表面不光滑等情况,都会反复刺激牙龈组织。对于佩戴假牙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修复体的fit(贴合度)情况,定期检查修复体与牙龈的接触状况。
4.正畸装置: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矫治器周围容易堆积菌斑,而且矫治器本身也会对牙龈产生一定的压迫或摩擦,从而引发牙龈红肿出血。青少年在正畸治疗期间,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可能不够到位,且正畸装置的存在,更容易出现牙龈的问题。
二、全身因素导致牙龈红肿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白细胞异常增生,影响了正常的凝血功能,同时牙龈组织可能受到白细胞浸润,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再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患血液系统疾病的概率不同,儿童相对少见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而中老年人群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有更高的患病风险。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的人群,患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2.内分泌紊乱: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即妊娠期龈炎。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的炎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孕期女性随着孕期进展,激素变化更为明显,牙龈问题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理想,都可能出现牙龈的并发症。
3.其他全身疾病: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牙龈出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如抗凝剂,也可能引发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慢性肝病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不同生活方式下,有肝炎病毒感染史等的人群更易患慢性肝病;服用抗凝剂的人群则因基础疾病不同而有不同的年龄和生活方式特点,比如因心脏瓣膜病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剂的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
三、其他因素
1.吸烟: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增加牙龈炎症的发生风险,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长期吸烟都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牙龈问题可能越严重。青少年吸烟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长期危害。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对口腔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都可能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群因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更易出现熬夜、精神压力大等情况,从而增加牙龈问题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