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咽喉炎局部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全身有较轻或较明显的全身症状;甲状腺炎包括亚急性、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和产后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甲状腺局部疼痛、肿大及全身不适等症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有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产后甲状腺炎有甲亢期和甲减期的相关症状。
一、咽喉炎的症状
(一)急性咽喉炎
1.局部症状
疼痛: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时疼痛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尤其在小儿急性咽喉炎时,由于小儿咽鼓管较宽、短而直,感染易通过咽鼓管波及中耳,导致耳痛症状可能更突出。成人急性咽喉炎疼痛程度相对小儿可能稍轻,但也会影响进食和说话。
声音嘶哑:炎症累及声带时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完全失声。这是因为声带黏膜充血、肿胀,影响了声带的振动功能。
咳嗽:可伴有咳嗽,初为干咳,之后可能有少量黏液痰。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痰量会增多且呈脓性。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但在儿童、老人或体质较弱者中可能较为明显,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四肢酸痛等。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儿童急性咽喉炎出现发热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二)慢性咽喉炎
1.局部症状
咽部不适感:常有咽部异物感,总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夜间睡眠时咽部黏液分泌、积聚有关。
咽干:患者自觉咽部干燥,尤其是在讲话较多、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空气污染环境中时更为明显。
刺激性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在晨起时咳嗽可能较为剧烈,这是因为夜间睡眠后咽部积聚的分泌物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咳嗽反射。
二、甲状腺炎的症状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1.甲状腺局部症状
甲状腺疼痛:多突然起病,疼痛可始于一侧甲状腺,然后迅速向腺体其他部位或耳后、下颌区放射,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在儿童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对称性肿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肿大的甲状腺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2.全身症状:常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这是因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炎症。
(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1.甲状腺肿大:多为无痛性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峡部及锥状叶常同时增大,也可单侧肿大。甲状腺质地韧如橡皮,表面光滑或细小结节状。在儿童桥本甲状腺炎中,甲状腺肿大可能会影响颈部外观,家长可能较早发现颈部增粗。
2.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早期甲状腺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等。儿童患者如果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可能受一定影响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悸、多汗、手抖等,但一般症状较轻。
(三)产后甲状腺炎
1.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症状
甲亢期:多数患者在产后1-3个月出现甲亢症状,如心悸、怕热、多汗、手抖、消瘦等,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妊娠期间免疫抑制状态解除,产后免疫系统恢复,导致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甲亢。
甲减期:之后约有一半患者进入甲减期,出现畏寒、乏力、便秘、水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一般持续3-6个月可自行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在产后甲状腺炎中,产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需要特别关注甲状腺功能变化对自身和婴儿的影响,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