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感染)、局部卫生不良(女性尿道特殊解剖结构及男性局部卫生情况易致感染)、性生活因素(不洁性生活及过于频繁性生活可引发)和其他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憋尿易诱发)。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急性尿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女性由于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大肠埃希菌容易从肛门周围污染尿道而引发感染。在性生活活跃的女性中,性行为可能会将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带入尿道,增加感染风险。男性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大肠埃希菌感染尿道引发急性尿道炎。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引起急性尿道炎。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尿道周围皮肤而侵入尿道,尤其是当皮肤有破损时,感染更容易发生。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长期受压,容易出现皮肤破损,葡萄球菌就可能趁机侵入尿道引发感染。
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感染也可导致急性尿道炎。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性传播等途径引发尿道炎症。在性活跃人群中,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导致链球菌感染尿道,引起急性尿道炎。
2.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这两种病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属于性传播疾病的范畴。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由于性活跃,且可能缺乏正确的防护意识,感染支原体和衣原体引发急性尿道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
3.淋球菌感染
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淋病流行地区,感染淋球菌引发急性尿道炎的情况较为常见。男性感染淋球菌后,通常会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尿痛等急性尿道炎的典型症状;女性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也会出现尿道不适、尿频、尿急等症状。
二、局部卫生不良
1.女性尿道的特殊解剖结构因素
女性尿道短、宽且直,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粪便中的细菌容易污染尿道。如果不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如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等,就会增加细菌感染尿道引发急性尿道炎的风险。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女性的生殖系统抵抗力相对下降,局部卫生不良更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感染尿道。
2.男性局部卫生情况
男性如果不注意阴茎和尿道外口的清洁,包皮垢等容易积聚在包皮内和尿道外口周围,包皮垢中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侵入尿道引发急性尿道炎。特别是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更容易出现局部卫生不良的情况,从而增加急性尿道炎的发病几率。
三、性生活因素
1.不洁性生活
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如对方患有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性生活可将病原体传播给另一方,引发急性尿道炎。例如,一方患有阴道炎同时伴有细菌感染,在性生活中就可能将细菌传染给男性,导致男性出现急性尿道炎。
2.性生活过于频繁
过度频繁的性生活会使尿道黏膜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尿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例如,一些性生活活跃的人群,由于性生活频率过高,尿道黏膜反复受到摩擦,局部防御功能受损,增加了急性尿道炎的发病风险。
四、其他因素
1.机体免疫力低下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糖代谢紊乱,白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更容易发生急性尿道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容易患上急性尿道炎。
2.长期憋尿
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尿液中的细菌等病原体有更多的时间在尿道内繁殖。同时,憋尿会导致膀胱内压力增高,尿液逆流至尿道的风险增加,从而容易引发急性尿道炎。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长期憋尿,这就增加了急性尿道炎的发病可能性,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因为长期憋尿而受到影响,尤其是老年人膀胱功能减退,更应避免长期憋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