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有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临床有急性上腹痛等症状及相应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等有变化,CRP、血常规也有相应表现;影像学包括腹部B超和增强CT;亚特兰大分类有轻症、中度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临床特征
1.症状表现
患者多有急性上腹痛,疼痛剧烈,常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症状被掩盖。有胆道疾病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严重者体温更高。
2.体征表现
腹部体征方面,可能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腹部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腹部肌肉相对薄弱,腹膜刺激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老年患者可能因肥胖等因素,腹部体征不典型。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胰腺病变可能更严重,体征可能更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例如儿童,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相似。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可能受到基础疾病影响。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但是是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
2.C反应蛋白(CRP)
CRP在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150mg/L提示胰腺坏死。不同性别患者CRP升高情况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会有影响,老年患者机体反应相对较弱,CRP升高可能相对不典型。有感染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CRP可能会异常升高。
3.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常>15×10^9/L,提示有炎症反应或感染可能。不同年龄人群白细胞计数变化有一定特点,儿童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减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但仍有炎症存在。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可以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情况。但对于肥胖患者或胃肠气体较多的患者,超声检查可能受到影响,图像显示不清。儿童进行腹部B超时需要考虑其配合程度,必要时可能需要镇静等措施。有腹部手术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腹部B超表现可能不典型。
2.增强CT
是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明确胰腺坏死的范围、程度,以及有无胰周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时需要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有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造影剂需要谨慎评估。增强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及胰周低密度区,强化不均匀等提示可能为重症胰腺炎。
四、亚特兰大分类标准(2012年修订版)
1.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液体复苏反应良好。CT分级为A、B、C,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符合此标准的患者,其预后相对较好,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伴有一过性(<48小时)的器官功能障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但不存在持续性(>48小时)的器官功能障碍。
3.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伴有持续性(>48小时)的器官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根据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如呼吸、循环、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同时CT分级为D、E,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等也可辅助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时,判断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器官功能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