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维护包括修复治疗(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适用情况、优缺点)、日常口腔卫生维护(巴氏刷牙法、牙线或间隙刷使用)及定期复诊与口腔检查(复诊时间间隔、内容,检查项目等),以保障口腔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一、修复治疗
(一)活动义齿
1.适用情况:活动义齿是利用剩余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组织作为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患者可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对于全身健康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固定修复手术等情况的患者较为适用。例如一些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活动义齿相对来说是较为简便的修复方式。
2.优点:制作相对简单,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可以自行摘戴,便于清洁口腔等。
3.缺点:需要患者有一定的口腔卫生维护能力和适应过程,初戴时可能会有异物感,咀嚼效率相对固定义齿较低,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牙槽骨会继续吸收,可能需要定期更换义齿。
(二)固定义齿
1.适用情况:固定义齿是借助相邻牙齿作为支持,通过粘结剂或固定装置与缺牙两侧的天然牙连接成一个整体,患者不能自行摘戴。适用于缺牙数目较少、邻牙健康稳固的情况。比如缺失1-2颗牙,且邻牙牙周情况良好、牙体健康的中青年患者。
2.优点:咀嚼效率高,舒适感好,类似于天然牙的功能,而且不需要患者摘戴,使用方便。
3.缺点:需要磨除缺牙两侧邻牙的部分牙体组织,对邻牙有一定的损伤风险,而且如果邻牙本身存在问题,可能会影响固定义齿的修复效果。
(三)种植义齿
1.适用情况:种植义齿是在缺失牙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待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修复义齿。适用于大多数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牙槽骨条件允许的患者,尤其是单颗牙缺失、多颗牙缺失或全口牙缺失的患者。例如一些年轻患者,口腔局部条件良好,全身状况允许,种植义齿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2.优点:不损伤邻牙,咀嚼效率接近天然牙,美观效果好,长期效果较为稳定。
3.缺点: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的种植体愈合期,而且费用相对较高,对患者的口腔局部条件和全身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如患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可能不适合种植。
二、口腔卫生维护
(一)日常刷牙
1.方法: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刷牙时间控制在2-3分钟。
2.频率: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饭后也应尽量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二)使用牙线或间隙刷
1.牙线使用:对于牙缝较宽的情况,可以使用牙线清洁邻面牙菌斑。将牙线缓慢放入牙缝中,紧贴牙面成C形,上下拉动清洁邻面。对于儿童,在家长帮助下使用牙线,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2.间隙刷使用:如果存在牙龈退缩、牙缝较大等情况,可以使用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选择合适大小的间隙刷,将刷头放入牙缝中,轻轻转动清洁邻面。
三、定期复诊与口腔检查
(一)定期复诊
1.时间间隔: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诊一次。对于佩戴义齿的患者,复诊可以及时发现义齿是否合适、口腔组织有无异常等情况。例如佩戴活动义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牙槽骨吸收导致义齿不合适,需要及时调整;佩戴种植义齿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的情况。
2.复诊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状况检查、义齿的使用情况检查、口腔软硬组织检查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洁口腔、调整义齿等。
(二)口腔检查
1.检查项目:包括口腔视诊,观察牙齿、牙龈、黏膜等的情况;探诊,检查牙龈沟深度、有无牙周袋形成等;X线检查,了解牙槽骨的情况、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等。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口腔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口腔健康。对于儿童,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龋齿、牙列不齐等问题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