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龋齿可通过观察保持口腔清洁、局部涂氟处理;中、重度龋齿可补牙或根管治疗;低龄儿童龋齿处理要安抚情绪、用非创伤性修复等方法;有特殊病史儿童治疗要告知医生并谨慎选择方案。
一、早期龋齿的处理
1.观察与保持口腔清洁
对于浅龋情况,若儿童无明显不适症状,首先要加强口腔清洁。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可使用含氟牙膏,因为氟化物能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同时,要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家长要监督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定期观察龋齿部位的变化,每3-6个月带儿童到口腔科检查。例如,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早期龋齿进一步发展。
对于低龄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蘸取少量含氟牙膏(黄豆粒大小)进行清洁。要注意刷牙的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面-咬合面的顺序进行刷牙,确保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
2.局部涂氟
早期龋齿可以考虑局部涂氟。涂氟是将含氟的物质涂布在牙齿表面,使牙齿矿物质再矿化,增强牙齿对龋坏的抵抗力。一般每半年到一年可以进行一次局部涂氟,对于容易患龋齿的儿童可以适当增加涂氟次数。涂氟操作相对简单,在口腔科由专业医生进行,儿童不会有明显痛苦。研究发现,局部涂氟对于早期脱矿的牙齿有一定的修复和阻止龋坏进展的作用。
二、中、重度龋齿的处理
1.补牙(充填治疗)
当龋齿进展到中龋或深龋,儿童出现对冷热酸甜敏感等症状时,需要进行补牙治疗。首先,医生会用专业工具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然后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填充。常用的充填材料有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美观、耐磨等优点。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将龋坏组织清理干净,以防止继发龋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补牙前可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治疗时的疼痛,医生会根据儿童的配合程度和龋齿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例如,对于能够配合的儿童可以采用表面麻醉等相对简单的麻醉方法,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采用传导麻醉等。
在补牙后,要提醒儿童注意保持补牙部位的清洁,避免用补牙侧咀嚼过硬的食物,同时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补牙材料是否有脱落等情况。
2.根管治疗(当龋齿累及牙髓时)
如果龋齿已经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儿童会出现剧烈疼痛等症状,此时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包括开髓、拔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步骤。首先打开牙髓腔,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然后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最后用充填材料填充根管。根管治疗后,可能需要做牙冠修复来保护患牙,因为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失去了牙髓的营养供应,变得脆弱,容易折裂。对于儿童来说,根管治疗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该牙咀嚼硬物,并且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观察根尖周组织的恢复情况。
三、特殊人群(低龄儿童等)龋齿处理的特殊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3岁以下)龋齿处理时要特别注意安抚儿童情绪。由于低龄儿童配合度差,在治疗前可以通过轻柔的动作、温和的语言来安抚儿童,让儿童放松。治疗过程中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低龄儿童的口腔护理,如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水为儿童擦拭牙齿,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滋生。因为低龄儿童的口腔自洁能力差,更容易患龋齿,而且一旦患龋,发展速度可能比大龄儿童更快。
对于低龄儿童的龋齿,要优先考虑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等相对简单、对儿童刺激小的治疗方法。ART是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树脂材料进行充填的方法,不需要借助牙科手机等设备,减少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恐惧。
2.有特殊病史儿童
如果儿童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特殊病史,在进行龋齿治疗时要告知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和麻醉方式等方面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病情有影响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例如,在使用麻醉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儿童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病史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最适合的龋齿治疗方案,以确保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