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智齿后需从创口护理、饮食、肿胀疼痛管理、口腔清洁、特殊人群注意及活动休息等方面进行护理,咬棉球、避免触碰创口等做好创口护理;2小时后进食温凉柔软食物且用非拔牙侧咀嚼;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疼痛明显可休息或遵医嘱用药;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4小时后轻柔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一、创口护理
1.咬棉球:拨智齿后医生会让患者咬棉球压迫止血,一般需咬30-40分钟后吐出。咬棉球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保证止血效果。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在旁协助,确保棉球咬压时间合适,避免因儿童不配合导致出血不止。
2.避免触碰创口:拨智齿后的创口在24小时内尽量不要用舌头舔舐、吸吮,也不要用手指等触碰创口,防止破坏血凝块,引发出血或感染。比如成年人拨智齿后要特别注意自身行为,儿童则需家长告知并监督其不要用手去摸创口部位。
二、饮食注意
1.进食时间:拨智齿后2小时可进食,但应选择温凉、柔软的食物,如温凉的粥、面条等。避免吃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过硬食物需要咀嚼,可能摩擦创口,不利于愈合;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创口,引起疼痛或加重肿胀。儿童患者的饮食需由家长精心准备,确保食物符合温凉、柔软的要求,比如将水果打成泥状等。
2.进食方式:进食时应尽量用非拨牙侧咀嚼,防止食物残渣进入创口。对于幼儿患者,家长要注意喂食方式,避免食物接触到创口区域。
三、肿胀与疼痛管理
1.冷敷与热敷:拨智齿后24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面部拨牙侧,每次15-20分钟,间隔2-3小时一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儿童患者进行冷敷或热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家长需正确操作冷敷和热敷的物品,如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敷在儿童面部。
2.疼痛应对:若疼痛较为明显,可通过休息来缓解。一般不建议儿童过早服用止痛药物,若疼痛严重需就医评估后再做处理。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若疼痛耐受较差,可短时间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需注意药物禁忌等情况。
四、口腔清洁
1.刷牙漱口:拨智齿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防止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轻轻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避免刷到创口部位。漱口时也应轻柔,可用温盐水漱口,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儿童患者24小时后刷牙漱口需在家长帮助下进行,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漱口方法,避免力度过大损伤创口。
2.保持口腔卫生:之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有助于预防创口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拨智齿后家长的监护尤为重要。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创口情况、出血情况、肿胀情况等,因为儿童的恢复能力与成年人不同,且自我表达可能不准确。如果发现儿童拨牙侧肿胀明显加重、持续出血或出现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同时,儿童的饮食和口腔护理都需要家长严格把关,确保符合上述注意事项的要求。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拨智齿需要更加谨慎。在拨智齿前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拨智齿时间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相对稳定的阶段,如妊娠4-6个月时。拨智齿后的护理同样要注意,避免感染等情况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因为妊娠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状态,感染等问题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拨智齿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注意创口感染问题。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创口愈合。所以老年人拨智齿后要密切监测血糖,保持口腔清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若出现创口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
六、活动与休息
1.休息:拨智齿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休息时尽量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头部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儿童患者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也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促进创口愈合。
2.活动:在创口愈合期间,要避免进行如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防止因身体震动导致创口出血或影响血凝块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