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的处理包括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期待疗法有绝对卧床休息、纠正贫血、抑制宫缩、预防感染等措施;终止妊娠时机需考虑孕周和胎儿成熟度,方式有剖宫产术(有相应手术指征和要点)和阴道分娩(有适用情况),对于高龄孕妇和有多次流产史或宫腔操作史孕妇需特殊考虑,前者要密切监测并谨慎决策,后者要更严评估和调整治疗措施。
一、期待疗法
(一)一般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需强调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应严格执行,年轻患者若有活动习惯可能需加强心理辅导以配合卧床休息,避免因活动导致胎盘剥离面出血加重。
2.纠正贫血: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等情况进行纠正,对于有贫血病史或本次出血导致贫血的患者,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铁剂等纠正贫血,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患者对出血的耐受能力,不同年龄患者对铁剂的耐受性可能有差异,需关注。
(二)抑制宫缩
1.药物选择:常用的抑制宫缩药物如利托君等,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来减少出血。但要考虑患者的孕周、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
2.作用机制:利托君主要是通过激动子宫平滑肌的β受体,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从而达到抑制宫缩的目的,其作用需基于科学研究证实的药理机制。
(三)预防感染
1.抗生素应用: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因为前置胎盘患者阴道出血容易引起宫腔感染,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可能不同。
2.感染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指标,以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对于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如出血时间较长等)要加强监测频率。
二、终止妊娠
(一)终止妊娠时机
1.孕周因素:一般来说,孕周达36周以上,胎儿肺成熟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不同孕周的患者,要综合评估胎儿成熟度、胎盘位置等情况,如孕周较小但出现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时,需紧急终止妊娠,此时要在抢救孕妇生命的同时尽量评估胎儿情况。
2.胎儿成熟度评估: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肺成熟度相关指标等评估胎儿成熟度,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更需关注胎儿尽快成熟以终止妊娠保障孕妇安全。
(二)终止妊娠方式
1.剖宫产术
手术指征: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当胎盘前置状态导致反复大量出血,或临产后产程无进展等情况时需行剖宫产。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剖宫产的风险可能不同,年轻孕妇相对耐受能力可能稍强,但仍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手术要点:手术时要注意避开胎盘附着部位,尽量减少出血,如选择合适的子宫切口等,根据胎盘位置的不同选择前壁或后壁子宫切口等,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术后要密切观察孕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等。
2.阴道分娩
适用情况: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胎盘且胎儿为头位,临产后产程进展顺利,估计短时间内可分娩者可考虑阴道分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大出血等情况需立即改为剖宫产。
三、特殊人群的考虑
(一)高龄孕妇
1.风险评估: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出血风险、感染风险等相对增加,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加强对胎儿情况的监测,如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心监护等。
2.治疗决策:在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的决策上要更加谨慎权衡,充分告知孕妇及家属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对于高龄孕妇孕周达34周左右,若有反复出血情况可能更倾向于适时终止妊娠。
(二)有多次流产史或宫腔操作史孕妇
1.病情评估:此类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更高,且胎盘粘连、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在治疗过程中要更详细询问病史,加强产前检查,如通过B超等检查密切观察胎盘位置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
2.治疗措施调整:在期待疗法时要更加严格卧床休息等,终止妊娠时要充分做好应对胎盘粘连、植入等并发症的准备,如术前准备好大量血液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