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肾结石是指左侧肾脏内有固体物质,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疼痛、血尿等,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有保守和手术治疗,儿童、孕妇、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左侧肾结石的临床表现
疼痛:患者可能出现左侧腰部或腹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绞痛发作时较为剧烈,常突然发生,可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这是由于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刺激尿路黏膜引起平滑肌痉挛所致。
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肉眼血尿则可直接观察到尿液呈红色。血尿的产生是因为结石移动时损伤了尿路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其他症状:如果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此时患者可出现腰部胀痛加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合并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左侧肾结石的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肾脏内的结石,还能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肾积水等情况。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可作为初步诊断手段。
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KUB)等。KUB能显示大部分密度较高的结石,但对于尿酸结石等低密度结石可能显示不清。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等。
CT检查:对于肾结石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发现更小的结石,还能清晰显示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等,如有感染还可发现细菌。通过尿液检查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结石引起的炎症等情况。
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血钙、血磷、尿酸等指标的检测。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血钙、血磷、尿酸等指标异常可能与肾结石的形成有关。
左侧肾结石的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0.6cm左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来促进结石排出。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帮助结石排出。同时,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等;尿酸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症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对于一些感染相关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这种方法创伤较小,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结石可能效果不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直径大于2cm)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的结石。通过经皮肤穿刺建立通道,进入肾脏,利用肾镜找到结石并进行碎石取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对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可通过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并取出。
左侧肾结石患者的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左侧肾结石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特别重视。儿童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排出。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达能力与成人不同,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如腰部是否有不适、尿液颜色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孕妇患者:孕妇患有左侧肾结石时,治疗需谨慎。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要权衡辐射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超声检查。治疗方面,在孕早期尽量避免有创性的治疗方法,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增加饮水量等。在孕中晚期,如果结石引起严重的疼痛、感染或梗阻等情况,需在充分评估胎儿和孕妇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左侧肾结石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要注意观察其饮水量的依从性,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口渴中枢不敏感等情况,需要家人协助督促其多饮水。在选择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