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需做好术前患者评估、肠道及皮肤准备,采用全身或椎管内麻醉,手术中要正确体位摆放、建立气腹、穿刺置镜、寻找并结扎精索静脉,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切口、阴囊情况及疼痛,合理安排活动与饮食,确保手术安全及患者顺利恢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需特别关注;成年患者则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等情况。性别上无特殊差异,但男性患者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是手术需重点考量的因素。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吸烟史,需建议其术前戒烟,因为吸烟可能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不利于术后恢复;有饮酒史者需戒酒一段时间。病史方面,要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如有心血管疾病需评估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如有凝血功能障碍则需在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以降低手术出血风险。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阴囊超声等,阴囊超声可明确精索静脉曲张的程度等情况。
2.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禁水一定时间,通常成人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以减少术中呕吐误吸的风险。
3.皮肤准备:清洁手术区域皮肤,通常是下腹部及会阴部皮肤,备皮范围要足够,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二、麻醉方式
多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安静、肌肉松弛;椎管内麻醉对于成年患者也是常用的麻醉方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三、手术过程
1.体位摆放: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略分开,常规消毒铺巾,范围包括下腹部、会阴部及阴囊。
2.建立气腹:一般采用人工气腹,通常选择脐部作为穿刺点,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腹内压维持在12-15mmHg左右。
3.穿刺置镜:通过脐部穿刺点放入腹腔镜套管,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然后在双侧下腹部再分别穿刺放置操作套管。
4.寻找精索静脉:利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清晰显露精索内静脉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找到精索内静脉的起始部位等。
5.结扎精索静脉:可采用多种结扎方式,如单纯结扎、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等。一般是游离精索内静脉,用结扎器械将其结扎,常见的有丝线结扎、钛夹结扎等方法。在结扎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精索动脉、输精管等重要结构,避免损伤。例如,要准确辨别精索动脉,因为精索动脉是保证睾丸血供的重要血管,一旦损伤可能导致睾丸缺血萎缩等严重后果。
四、术后处理
1.一般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儿童患者,其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要更加频繁地观察。对于成年患者,也需每小时左右观察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
切口观察:查看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更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避免感染。
2.恢复情况观察
阴囊情况:观察阴囊有无肿胀、淤血等情况,儿童患者阴囊发育尚未完全,肿胀等情况的观察要更加细致。一般术后1-2天内阴囊可能会有轻度肿胀,若肿胀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儿童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达与成人不同,要注意观察儿童患者的哭闹、烦躁等表现来判断是否有疼痛不适,可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安抚等,必要时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3.活动与饮食
活动:术后早期鼓励患者适当翻身等活动,儿童患者需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轻柔的翻身等动作,避免剧烈活动。一般术后1-2天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鼓励下床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影响手术效果。
饮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成年患者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逐渐增加饮食量。
总之,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是一个较为精细的手术过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处理都需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顺利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