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有不同症状表现,腹痛初始在上腹或脐周后转移固定右下腹,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有全身症状如低热高热、乏力;体征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儿童症状不典型、胃肠道症状突出等,妊娠期女性阑尾位置上移、压痛不明显难诊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断。
初始表现: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定位不精确。一般持续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此阶段类似胃炎或肠炎的表现。对于儿童来说,腹痛起始位置可能不太典型,需要仔细观察。成人中男性和女性在腹痛初始位置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比如长期久坐的人,腹痛起始表现可能与常人无本质区别,但在判断时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有既往胃肠道病史的人,腹痛起始表现可能会被混淆,需要详细询问病史来鉴别。
转移过程:之后腹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是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的表现,具有诊断意义。如果是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上移,腹痛转移过程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注意。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程度轻重不一。儿童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可能因为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补液情况。成人中不同性别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无显著差异,但生活方式如经常暴饮暴食的人,出现恶心、呕吐时更需警惕是否合并阑尾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与原有疾病症状混淆,要注意区分。
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或便秘,腹泻时要注意与肠道感染性疾病鉴别,便秘时要排除其他导致便秘的原因。对于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出现腹泻或便秘时更要谨慎,因为可能掩盖阑尾炎的典型表现。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如炎症较重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表现可能更明显,且变化较快。不同性别发热表现无本质差异,但生活方式中经常熬夜、免疫力低下的人,发热可能更易出现且恢复较慢。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热时要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因为其免疫力相对较低。
乏力: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影响日常活动。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乏力症状可能会被忽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体征表现
右下腹压痛
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有固定压痛,这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麦氏点压痛都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压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医生仔细检查。男性和女性在麦氏点压痛上无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运动导致腹部肌肉发达的人,压痛可能需要更用力检查才能发现。
反跳痛
炎症累及壁层腹膜时可出现反跳痛,即按压右下腹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剧。儿童反跳痛判断较困难,需要医生经验丰富才能准确评估。成人中反跳痛是判断阑尾炎是否穿孔等严重情况的重要体征,有过腹部手术史的人,反跳痛可能因为腹腔粘连等情况而不典型。
腹肌紧张
当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可出现腹肌紧张。老年人腹肌本身较松弛,发生腹肌紧张时可能程度较轻,容易被忽视。儿童腹肌紧张判断也需谨慎,因为儿童腹肌发育不完善。男性和女性腹肌紧张程度在无其他特殊情况下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中缺乏锻炼的人腹肌紧张可能更易出现。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儿童
儿童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腹痛部位常不固定,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更为突出,发热较常见且体温波动大,腹肌紧张不明显但压痛可能存在,医生需要更仔细全面地检查来明确诊断,因为儿童不能准确表达病情,容易延误诊断。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阑尾炎随着妊娠进展,阑尾位置逐渐上移,腹痛和压痛位置也随之改变,麦氏点压痛可能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要结合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因为子宫增大压迫阑尾等情况会影响症状表现,且要考虑胎儿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
老年人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腹痛较轻,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发热不高,容易延误诊断,因为老年人反应迟钝,胃肠道功能减退等原因,使得症状表现不典型,医生需要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来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