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发炎主要与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口腔卫生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智齿萌出位置异常会形成盲袋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口腔卫生不良会使食物残渣残留、细菌滋生刺激牙龈发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易大量繁殖诱发炎症,且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等都会影响机体抵抗力进而导致智齿发炎。
一、智齿萌出位置异常
1.与邻牙的关系
智齿通常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部分智齿萌出空间不足,会倾斜生长、部分萌出或者完全埋伏在骨内。当智齿仅部分萌出时,牙冠与周围牙龈组织之间会形成一个较深的盲袋。例如,下颌智齿近中倾斜阻生时,智齿与第二磨牙之间形成的盲袋容易嵌塞食物残渣。这些食物残渣难以清洁,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细菌在盲袋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是智齿萌出的常见时期,这个阶段的人群口腔卫生状况如果不佳,就更容易因为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导致盲袋形成进而发炎。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此时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引发的炎症可能会更易发作。
2.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
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在智齿萌出过程中受到挤压,容易出现局部的损伤。而且,由于智齿萌出空间不足,牙龈瓣与智齿之间的贴合不紧密,空气容易进入盲袋,使得盲袋内的环境更有利于厌氧菌等细菌的生长。老年人由于牙槽骨的吸收,智齿萌出的位置可能相对稳定,但如果之前有过智齿萌出位置异常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炎症可能会反复发生。
二、口腔卫生不良
1.食物残渣残留
日常生活中,人们进食后,食物容易滞留在智齿与牙龈之间的盲袋内。比如吃米饭、菜叶等食物时,细小的颗粒可能会嵌塞在智齿周围的盲袋中。如果不及时清洁,食物残渣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对于儿童,由于口腔清洁能力较弱,而且喜欢吃甜食和粘性较大的食物,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儿童智齿周围也容易因为食物残渣残留而发炎。成年人如果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会增加智齿发炎的风险。
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使得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更易导致智齿周围食物残渣残留引发炎症。有正畸治疗的人群,佩戴矫治器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增加,智齿周围也更易积累食物残渣从而诱发炎症。
2.细菌滋生
口腔中本身存在大量的细菌,当盲袋形成后,盲袋内的潮湿环境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常见的引发智齿周围炎症的细菌有厌氧菌等。这些细菌在盲袋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的细菌更容易滋生,智齿发炎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很多。孕妇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口腔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口腔内的细菌平衡被打破,智齿周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的可能性增加。
三、机体抵抗力下降
1.生理因素影响
当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如长时间加班、剧烈运动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此时,口腔内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细菌就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引发智齿周围的炎症。例如,学生在考试前熬夜复习,身体疲劳,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智齿发炎的情况。女性在月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身体的免疫功能会有所降低,这时候智齿周围的组织就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而发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抵抗力也会下降,所以老年人智齿发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抵抗力有差异,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因为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生智齿发炎。而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如患有慢性肝病、肾病等,身体的抵抗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智齿发炎的风险始终存在。
2.疾病因素影响
一些全身性疾病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智齿发炎。比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身体的抵抗力极低,口腔内的各种感染包括智齿周围的炎症都更容易发生,而且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难以控制。患有恶性肿瘤并进行化疗的患者,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智齿周围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