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真菌(曲霉菌、镰刀菌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局部蔓延(如结膜炎、沙眼、睑缘炎波及角膜)、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眼部外伤(机械性、化学性、热烧伤)、接触镜相关(佩戴不当致角膜缺氧、感染)。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角膜炎
1.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是常见的引起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体。例如,肺炎链球菌在儿童和老年人中相对容易引发感染,当眼部受到外伤,如角膜被树枝等异物划伤后,肺炎链球菌就可能趁机侵入角膜,导致感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与眼部的局部卫生状况不佳有关,比如长期佩戴不合适的隐形眼镜且不注意清洁时,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引发角膜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角膜炎往往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多与角膜接触了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水源等有关,在一些游泳池水质不达标的情况下,接触污染的水后就可能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
2.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这是引起病毒性角膜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原发性感染多发生在幼儿时期,患者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过度疲劳、感冒等情况,病毒就会被激活,从而引发角膜炎。例如,一些儿童在患感冒后,可能会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表现为眼部的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带状疱疹病毒: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可沿神经纤维移动到眼部,引起眼部的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在患带状疱疹后出现眼部的并发症,导致角膜炎。
3.真菌感染
常见致病真菌:曲霉菌、镰刀菌等是常见的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体。多发生于有植物性角膜外伤史的患者,比如被植物枝叶划伤角膜后,真菌容易侵入角膜引发感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接触植物的机会较多,所以相对更容易患真菌性角膜炎。
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角膜炎
1.局部蔓延
邻近组织炎症波及:例如结膜炎可向角膜蔓延引起角膜炎症。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沙眼,病情进展时,炎症可累及角膜,导致沙眼性角膜炎。当眼部患有睑缘炎时,炎症也可能蔓延至角膜,引发角膜炎。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的免疫性炎症,累及角膜时可引起角膜炎。这类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角膜组织,导致角膜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眼部的不适、视力下降等症状,且病情可能会随着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变化而波动。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也可累及眼部,包括角膜。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攻击角膜组织,引起角膜炎,其症状多样,可能有眼部的疼痛、畏光等,且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关注和治疗。
3.眼部外伤
机械性外伤:如角膜异物、角膜擦伤等。角膜异物是指异物进入角膜,若不及时取出,异物表面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滋生,导致角膜感染发炎。角膜擦伤则是角膜上皮受到损伤,防御屏障被破坏,容易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等。
化学性损伤: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入眼内可造成角膜损伤,进而引发角膜炎。例如,工作中接触到强酸或强碱物质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眼部冲洗,化学物质会对角膜组织产生严重的破坏,导致角膜出现炎症,严重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导致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热烧伤:高温物体接触眼部造成角膜热烧伤,也会引起角膜炎。如火灾中眼部被火焰灼伤,热损伤会破坏角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炎症反应,患者眼部会出现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4.接触镜相关
佩戴隐形眼镜不当: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尤其是过夜佩戴、不注意清洁护理等情况,容易导致角膜缺氧、感染。隐形眼镜与角膜直接接触,若镜片清洁不彻底,上面会滋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发角膜炎;同时,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使角膜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也会降低角膜的抵抗力,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眼部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长期佩戴不合适的隐形眼镜更容易出现角膜相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