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肾结石的诊断评估包括症状表现(如肾区疼痛、血尿、排尿不适等)和辅助检查(尿液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一般治疗如饮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如止痛、排石)和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结石大、保守无效等,手术方式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避免久坐)和定期体检。
一、诊断评估
1.症状表现
男人得肾结石时常见症状有肾区疼痛,可为隐痛或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还可能出现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部分患者会有排尿不适,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这与结石刺激尿路黏膜有关。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男性,症状可能有差异,例如长期饮水少、喜食高钙高草酸食物的男性相对更易患肾结石,其症状出现可能更频繁。
对于有肾结石相关症状的男性,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肾区有无叩击痛等。
2.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等,若合并感染,尿中白细胞会增多。通过尿液检查能初步了解泌尿系统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肾脏内的结石,能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对人体无创伤,不同年龄男性均可进行该项检查,尤其适合一般体检及初步诊断。
CT检查:对于超声检查不易发现的小结石、特殊部位的结石等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需注意辐射问题,不过对于病情诊断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一般治疗:
饮水:大量饮水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措施,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的排出。不同年龄男性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来说,年轻人身体代谢功能较好,可适当多饮,而年龄较大者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等负担。饮水应分多次进行,不要集中在短时间内饮用。
饮食调整: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果是草酸钙结石,应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浓茶等;如果是尿酸结石,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如果是含钙结石,应适当限制钙的摄入,但也不宜过度限制,以免影响骨骼等健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男性,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男性,更要注意饮食中相关成分的控制。
2.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当肾结石引起肾绞痛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
排石药物:对于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6mm),可使用一些促进结石排出的药物,通过增加尿量、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等作用帮助结石排出,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同病情的男性用药选择不同。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结石较大(直径大于6mm)、保守治疗无效、结石引起严重梗阻、感染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结石直径大于2cm,或结石引起肾脏积水明显、反复尿路感染等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不同年龄男性的手术耐受情况不同,年轻男性一般手术耐受较好,而年龄较大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男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
2.手术方式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结石击碎,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适用于合适大小的肾结石,具有创伤小等优点,但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结石可能效果不佳。
经皮肾镜取石术:通过经皮肤穿刺建立通道进入肾脏,利用肾镜等器械取出结石。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等情况。
输尿管镜取石术:通过尿道、输尿管进入输尿管及肾脏,利用器械取出结石。根据结石的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四、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肾结石,如慢跑、跳绳等运动,可促进尿液流动,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不同年龄男性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年轻人可选择较为剧烈的运动,年龄较大者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
避免久坐:长期久坐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流动,增加结石形成风险,男性应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
2.定期体检:有肾结石病史或高危因素的男性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石,早期处理。不同年龄男性体检间隔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医生建议调整,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泌尿系统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