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育龄女性常见,宫腔操作史后需警惕)、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改变(如脓性、血性、有异味等,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有低热或高热(不同人群发热特点有别),还可有白带带血、乏力等其他症状,女性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症状表现
(一)下腹部疼痛
1.一般特征: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与子宫内膜的炎症刺激有关,炎症会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异常,从而引发疼痛。对于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清宫术等)的女性,术后出现下腹部疼痛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炎可能。
2.不同人群差异:在青春期女性中,若发生子宫内膜炎,疼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略有缓解;而更年期女性出现下腹部疼痛时,除了考虑子宫内膜炎外,还需与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进行鉴别,但子宫内膜炎导致的疼痛通常伴有其他典型症状。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1.分泌物性状:患者阴道分泌物可增多,质地可能发生改变,如呈脓性、血性或伴有异味。脓性分泌物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和宫颈腺体分泌亢进,大量炎性细胞和渗出物混合形成。例如,部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可表现为黄色脓性,有腥臭味,这是因为细菌等病原体在宫腔内繁殖,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若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应及时进行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
2.不同年龄特点:青春期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此时若出现分泌物增多、异味等情况,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及时就医;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则更需重视,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一旦发生子宫内膜炎,阴道分泌物的改变可能更为明显,且更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三)月经异常
1.月经量变化:子宫内膜炎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增多。炎症会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例如,部分患者月经经期可延长至7天以上,月经量较正常时多50%以上。对于有月经周期规律改变且月经量增多的女性,要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尤其是有过产后感染或宫腔手术史的女性。
2.月经周期改变:除了月经量变化外,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提前或推迟。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在育龄女性中,月经周期紊乱若伴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子宫内膜炎的可能性较大。
(四)发热
1.发热程度: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当细菌等病原体在宫腔内引发炎症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例如,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发热症状。
2.不同人群发热特点:儿童患子宫内膜炎时,发热可能较为突出,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老年患者出现发热时,要警惕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感染情况,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迅速,需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五)其他症状
1.白带带血:除了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白带中带有血丝的情况,这是由于子宫内膜炎症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少量出血混合在白带中所致。对于出现白带带血的女性,尤其是有异常阴道出血情况的,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
2.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同时发热等症状也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乏力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明显感觉体力不如以往,活动耐力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女性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妇科检查、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