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术后需进行影像学、肾功能及尿常规等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无创显示肾脏等情况,腹部X线平片初步了解肾脏等,CT能更清晰显示解剖结构;肾功能检查的血肌酐、尿素氮可反映肾功能;尿常规可了解尿液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指标有差异,检查各有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意义:超声检查是肾积水术后复查较为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肾盂肾盏的扩张情况以及肾实质的厚度等。通过超声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肾脏内有无残留的积水、输尿管是否有扩张等情况。例如,超声可以检测出肾盂分离的程度,正常情况下肾盂分离不超过10mm,若术后肾盂分离仍存在或有增大趋势,可能提示有问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相对简便,没有辐射风险,尤其适合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检查时患者一般需要暴露腹部,医生会在腹部涂抹耦合剂后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安抚其情绪,使其保持安静,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2.腹部X线平片
意义:腹部X线平片可以初步了解肾脏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存在结石等情况。肾积水术后,如果有残留的结石等情况,在X线平片上可能会有所显示。例如,对于一些因结石导致肾积水术后的患者,通过X线平片可以观察结石是否完全排出或是否有新的结石形成。不过,X线平片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不如超声和CT等清晰。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患者需要摆好体位进行拍摄,要注意去除腹部的金属异物等,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X线有一定辐射风险。
3.CT检查
意义:CT检查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显示肾脏、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对于肾积水术后的患者,可以明确肾盂肾盏扩张的程度、输尿管是否有狭窄、肾脏实质的情况等。它可以发现超声等检查可能遗漏的微小病变,例如能够精准地判断输尿管梗阻的部位等。在一些复杂的肾积水术后情况,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只要没有CT检查禁忌证都可以进行,但其辐射剂量相对超声和X线平片要高一些。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检查前患者需要按照要求做好准备,比如禁食等。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根据情况使用镇静剂使其安静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要保持身体不动,以确保图像清晰。
二、肾功能检查
1.血肌酐检测
意义: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肾积水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可以通过血肌酐来初步判断。血肌酐升高往往提示肾功能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为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肌酐的排泄减少,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不同年龄的患者血肌酐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的血肌酐正常范围相对成人要低一些。通过定期检测血肌酐,可以动态观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需要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一般不需要空腹,但具体情况可能因医院要求略有不同。对于儿童患者,采血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过度哭闹等。
2.尿素氮检测
意义:尿素氮也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肾积水术后,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当肾脏功能出现问题时,尿素氮的排泄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不过,尿素氮水平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高蛋白饮食等,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尿素氮的正常范围也有差异,在分析结果时要考虑年龄因素。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同样需要抽取静脉血检测,一般不需要空腹,但最好遵循医院的具体要求。对于儿童患者,采血过程中要注意安抚情绪,保证采血顺利进行。
三、尿常规检查
1.意义: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异常情况。肾积水术后,若存在尿路感染、肾脏损伤等情况,尿常规可能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例如,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有泌尿系统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与肾脏或尿路的损伤有关;尿蛋白出现可能提示肾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等。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为进一步判断肾积水术后的恢复情况提供线索。不同年龄的患者尿常规的正常指标略有不同,比如儿童的尿常规中红细胞等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在解读结果时要注意。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患者需要留取清洁中段尿,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指导正确留取尿液的方法,避免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