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侵入致肌痉挛,有肌肉痉挛、神经系统、营养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不良后果,可通过伤口处理、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来预防以避免不良后果。
一、破伤风的定义与致病机制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二、破伤风的后果
(一)肌肉痉挛方面
1.初始症状表现
最早可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可累及面部肌肉,表现为苦笑面容。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可能对毒素更为敏感,早期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一旦出现会迅速进展。成年人若有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也会逐渐出现颈部、背部、腹部、四肢肌肉的强直性痉挛。例如,颈部肌肉痉挛可导致颈项强直,患者头部后仰,难以向前屈伸;背部肌肉痉挛可使患者身体弓背,形成角弓反张状态。
2.严重时的危及生命情况
当痉挛累及呼吸肌时,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呼吸肌痉挛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行气体交换,严重威胁生命。在老年人中,本身呼吸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一旦发生破伤风呼吸肌痉挛,发生窒息的风险更高。同时,肌肉痉挛还可引起循环系统的变化,由于肌肉强烈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长时间的肌肉痉挛和循环系统紊乱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对神经系统的长期影响
1.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
部分重症破伤风患者在病情恢复后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对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破伤风后可能对其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产生更长远的不良影响,例如可能影响学习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正常发展。成年人也可能因神经系统受损,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功能方面的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心理方面的影响
由于破伤风发病过程中肌肉痉挛带来的巨大痛苦,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的心理创伤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儿童可能因疾病过程中的痛苦体验而产生对医疗环境的恐惧等心理阴影,成年人则可能在康复后仍受心理问题困扰,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1.营养状况
肌肉持续痉挛会消耗大量能量,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成年人也会因营养缺乏出现体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情况,影响身体的康复和正常生活。
2.对生活质量的全面影响
破伤风患者即使病情得到控制,肌肉痉挛等症状缓解后,也可能因身体遗留的功能障碍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肢体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的行走、穿衣、洗漱等活动,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来恢复,但康复效果可能不完全理想,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幅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就在衰退,破伤风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更为明显,可能导致其长期处于依赖他人照顾的状态。
三、预防破伤风以避免不良后果
(一)伤口处理
对于任何较深的伤口、污染严重的伤口,都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异物、污垢和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梭菌。儿童的皮肤相对娇嫩,在处理儿童伤口时要更加轻柔、细致,避免造成二次损伤。成年人在受伤后也应尽快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二)主动免疫
儿童可按计划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如百白破疫苗,该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通过主动免疫使人体产生抗体,当破伤风梭菌侵入时,抗体可发挥作用,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成年人如果既往没有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也应及时补种,尤其是从事易接触伤口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兽医等,更应重视破伤风疫苗的接种。
(三)被动免疫
对于伤口较深、污染严重且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的患者,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进行被动免疫。儿童在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注射部位等,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确保注射过程安全、有效。成年人注射时也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途径和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