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石、肿瘤等)和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血精表现为精液带血,常见原因有精囊炎、前列腺炎、精囊结石、肿瘤等,出现血尿血精应及时就医检查,采取相应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等,特殊人群就医要告知病史。
一、血尿的相关情况
(一)定义与表现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外观呈血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则是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
(二)常见原因
1.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因链球菌感染等诱发,除血尿外,多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病情迁延,血尿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除血尿外,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感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全身症状更明显,如高热等。
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血尿,疼痛是其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因结石部位不同而异,如肾结石可表现为肾区绞痛,输尿管结石可出现沿输尿管走行的放射痛,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不同。
肿瘤:肾癌多见于中老年人,膀胱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中老年多见,肾癌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腹部肿块;膀胱癌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有差异,老年患者肿瘤进展可能相对缓慢,但也需密切关注。
2.全身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年龄均可发病,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除血尿外,还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血友病多见于男性儿童,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出血,也可出现血尿等泌尿系统出血情况。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等多个系统,除血尿外,还可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病情活动度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病情可能相对较重且变化较快。
二、血精的相关情况
(一)定义与表现
血精是指精液中含有血液,可表现为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
(二)常见原因
1.精囊炎:是引起血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等,可通过上行感染、淋巴感染或血行感染等途径累及精囊,除血精外,还可伴有会阴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感染的诱因可能不同,青年男性可能与不洁性生活等因素相关。
2.前列腺炎:也可导致血精,各年龄男性均可发病,急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除血精外,常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局部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同时可伴有血精,不同年龄患者前列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相对多见,且症状可能不典型。
3.精囊结石: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结石可刺激精囊黏膜,引起出血导致血精,常伴有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等表现,结石的形成可能与尿液反流、感染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结石的形成机制可能受自身代谢等多种因素影响。
4.肿瘤:如精囊肿瘤、前列腺肿瘤等,精囊肿瘤相对罕见,前列腺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肿瘤组织生长过快,血供丰富,容易发生出血,从而导致血精,除血精外,前列腺肿瘤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前列腺肿瘤相对多见且需警惕恶性可能。
当出现血尿血精情况时,无论年龄、性别如何,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精液常规、前列腺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相关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