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石性阑尾炎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用于发病时间短、炎症局限等情况)和开腹阑尾切除术(适用于病情复杂、粘连严重等情况);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轻、有手术禁忌证等患者,包括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患者治疗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要兼顾基础疾病,妊娠期要综合考虑妊娠周期等因素。
一、手术治疗
(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适用情况:对于粪石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发病时间相对较短、炎症局限的患者。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晰观察阑尾及周围组织情况,精准操作,创伤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也可较好耐受腹腔镜手术,其对腹腔内环境干扰小,能减少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轻度心肺疾病等,腹腔镜手术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其创伤小对机体整体影响小。
2.手术过程:通过在患者腹部建立几个微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找到阑尾后将其切除,然后取出阑尾并处理腹腔内可能存在的少量渗出等情况。
(二)开腹阑尾切除术
1.适用情况:当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如炎症广泛、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若其身体状况能耐受开腹手术,且阑尾炎症较重、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时,开腹手术能更直接清晰地处理阑尾及周围病变。但开腹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对于有肥胖等情况的患者,开腹手术视野相对更开阔,便于操作。
2.手术过程:在右下腹做一适当长度切口,逐层进入腹腔,找到阑尾后进行切除等操作。
二、非手术治疗
(一)适应证
1.对于一些病情较轻、发病早期且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等)的粪石性阑尾炎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例如老年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此时手术风险较高,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2.儿童患者若粪石性阑尾炎病情相对稳定,炎症较轻,也可在严密观察下尝试非手术治疗,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治疗措施
1.抗感染治疗: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阑尾的炎症,一般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通过静脉输注等方式给药,以抑制阑尾部位的细菌感染,控制炎症发展。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变化,如腹痛是否加重、体温是否升高等情况。
2.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胃肠道蠕动增加导致阑尾炎症加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可适当给予止痛等对症处理,但要注意药物选择需谨慎,避免掩盖病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儿童粪石性阑尾炎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变化。非手术治疗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旦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儿童术后要注意切口护理,防止感染,同时要关注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早期鼓励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
2.对于婴幼儿粪石性阑尾炎,由于其表达能力差,更要加强观察,如出现哭闹不安、拒食、呕吐等情况要高度警惕阑尾病变,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二)老年患者
1.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粪石性阑尾炎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影响。非手术治疗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如血糖、血压等,确保在可控制范围内。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2.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
(三)妊娠期女性患者
1.妊娠期粪石性阑尾炎较为特殊,随着妊娠月份增加,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阑尾的观察及手术操作。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妊娠周期、胎儿情况等因素。一般来说,妊娠中晚期粪石性阑尾炎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此时炎症不易控制,且子宫增大可能导致阑尾位置改变,保守治疗易延误病情,影响母婴安全。手术操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要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妊娠早期粪石性阑尾炎若需要手术,也要在充分评估后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