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口炎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粪便检查及小肠吸收功能检查、小肠黏膜活检。血常规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变化;生化有维生素B和叶酸水平降低、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粪便有脂肪滴增多等;小肠吸收功能检查中右旋木糖吸收试验尿中排泄量低,Schilling试验示维生素B吸收不良;小肠黏膜活检可见小肠黏膜绒毛萎缩等病理改变。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一般为大细胞性贫血,也可为正细胞性或混合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会低于正常参考值。这是因为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存在营养吸收障碍,尤其是维生素B、叶酸等造血原料吸收不足,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正常参考值不同,例如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4.0-5.5)×1012/L,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3.5-5.0)×1012/L,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110-150g/L。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会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如6个月-6岁儿童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3.5-4.5)×1012/L,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110-130g/L等。
白细胞及分类: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可能相对增多。这是机体对肠道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
2.生化检查
维生素B和叶酸水平:血清维生素B水平常低于148pmol/L(正常参考值148-660pmol/L),血清叶酸水平常低于6.8nmol/L(正常参考值6.8-34nmol/L)。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是热带口炎性腹泻常见的生化异常,因为肠道病变影响了它们在肠道的吸收。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有细微差别,但总体范围大致如此。例如儿童的维生素B正常参考值可能相对更窄一些。
电解质: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由于腹泻导致肠道丢失大量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和影响程度不同,儿童由于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
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这与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关。
3.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粪便外观多为糊状或稀便,镜检可见脂肪滴增多,有时可见少量白细胞。脂肪滴增多是因为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不同患者的粪便常规表现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腹泻时粪便常规的异常表现可能更明显,需要注意与其他儿童肠道疾病相鉴别。
粪便还原糖试验:可能呈阳性,提示存在糖类吸收不良。这是因为肠道黏膜病变影响了糖类的正常吸收过程。
二、小肠吸收功能检查
1.右旋木糖吸收试验
患者口服一定量的右旋木糖后,测定尿中右旋木糖的排泄量。正常情况下,尿中右旋木糖排泄量应大于3g。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由于小肠黏膜病变,对右旋木糖的吸收减少,尿中排泄量会低于正常。不同年龄的人群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肠道吸收功能与成人不同,其正常参考值相对较低,例如儿童口服右旋木糖后尿中排泄量正常参考值一般在1.5-3g之间。
2.Schilling试验
可用于检测维生素B的吸收情况。第一步:口服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维生素B,然后肌肉注射无标记的维生素B以促进肠道内维生素B的释放,收集24小时尿测定放射性核素含量。第二步:同时口服内因子,重复上述步骤。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第一步Schilling试验常显示维生素B吸收不良,而第二步加用内因子后吸收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不同年龄患者的试验结果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由于内因子分泌等情况与成人不同,其试验结果的正常范围也有别于成人。
三、小肠黏膜活检
1.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通过小肠镜或结肠镜进行小肠黏膜活检。可见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变平,上皮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这是诊断热带口炎性腹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儿童患者,进行小肠镜检查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儿童的耐受程度和操作风险,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通过黏膜活检可以明确肠道黏膜的病理变化情况,与其他肠道疾病的黏膜病理改变相鉴别,如与乳糜泻等疾病的黏膜病理改变进行区分,乳糜泻患者的黏膜病理改变有其自身特点,与热带口炎性腹泻的黏膜病理改变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