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有特定症状表现,腹痛初始在上腹或脐周后转移固定右下腹,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有发热、乏力等表现;体征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阑尾或脓肿,CT可清晰显示阑尾情况,出现相关异常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1.初始表现:典型的阑尾炎腹痛多始于上腹部或脐周,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传导起初定位不精确。这种疼痛具有隐痛性质,持续时间不定,可能持续数小时。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先感觉上腹部有点闷痛,持续1-2小时后疼痛部位会发生转移。
2.转移过程:数小时(通常6-8小时)后,腹痛会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躯体神经定位准确,所以疼痛固定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年龄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腹痛起始部位可能更不典型,有时可能一开始就集中在右下腹,但也有先在上腹部然后转移的情况;老年人由于反应相对迟钝,腹痛起始可能较轻,转移过程也可能不明显。
(二)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在发病早期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呕吐。儿童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相对更敏感。例如,一些儿童阑尾炎患者可能在腹痛开始后1-2小时就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2.食欲减退:患者通常会有食欲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炎症影响,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可能本身胃肠蠕动就相对较慢,发生阑尾炎时食欲减退可能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好,食欲减退可能相对轻一些。
(三)全身症状
1.发热:早期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反应。随着炎症加重,体温可能会升高。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可能不明显,体温升高幅度可能较小;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可能相对较明显,有时体温可迅速升高到39℃甚至更高。
2.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加快,消耗增加,同时毒素吸收也会影响身体状态。不同病史的人,比如有慢性疾病的人,本身身体机能较差,发生阑尾炎时乏力症状可能更突出。
二、体征检查
(一)右下腹压痛
这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医生用手指按压右下腹时,患者会感觉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压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配合度的问题,压痛可能不如成人那么典型,但医生可以通过轻柔按压来判断;老年人的腹壁可能较松弛,压痛可能相对容易感知,但也可能因为肥胖等因素影响而不明显。
(二)反跳痛
医生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手,患者感到疼痛加剧,称为反跳痛,这提示阑尾炎症刺激了壁层腹膜。在检查儿童时,要特别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过度哭闹而影响检查结果;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到其可能存在的腹壁病变等情况对反跳痛判断的影响。
(三)腹肌紧张
当阑尾炎症较重,累及壁层腹膜时,可出现腹肌紧张。儿童的腹肌相对较薄弱,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等原因,腹肌紧张也可能不显著,所以不能仅依靠腹肌紧张来判断阑尾炎,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
三、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来说,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超过70%。但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儿童、老年人或者机体反应低下的患者,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仍有一定提示意义。例如,儿童阑尾炎时白细胞可能升高不显著,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会有明显增高;老年人机体反应差,白细胞升高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中性粒细胞比例还是会升高。
(二)腹部B超
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对于儿童,B超检查相对安全,没有辐射危害,能够较好地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对于肥胖患者,B超检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脂肪层较厚可能影响图像清晰度,但仍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三)CT检查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情况,包括阑尾是否增粗、周围组织是否有炎症等。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在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中要谨慎使用,孕妇除非病情急需,一般不首选CT检查。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异常,要高度怀疑阑尾炎,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