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肚脐和脐疝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凸肚脐是因个体解剖结构差异致肚脐向外突出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脐疝是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婴儿脐疝多数可2岁内自愈,成人脐疝及超过2岁未自愈的婴儿脐疝需手术治疗,嵌顿脐疝需紧急手术,且成人脐疝要积极治疗腹压增高基础疾病。

一、定义与外观表现

凸肚脐:通常指肚脐向外突出的一种形态表现,可能是生理发育上的个体差异,比如部分人群由于腹部肌肉、脂肪分布等因素导致肚脐呈现突出状态,外观上可见肚脐明显向外隆起,但皮肤表面完整,没有异常的包块等情况。从生理角度看,一般不伴有其他病理改变相关的不适,常见于体型较瘦或有特定体型特点的人群,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单纯的凸肚脐,但如果是因为过度肥胖等因素引起腹部脂肪分布改变可能间接导致肚脐相对突出。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外观上除了肚脐突出外,往往可看到或摸到可复性的包块,当患者站立、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突出的包块更为明显,平卧休息或用手按压时,包块可回纳消失。脐疝在婴儿中相对常见,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女性和男性都可能发生,但婴儿脐疝女性相对略多一些,婴儿发生脐疝往往与脐环关闭不全或薄弱有关,成人脐疝则多与腹壁组织退变、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比如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易诱发成人脐疝。

二、发病机制

凸肚脐:主要是基于个体的解剖结构差异,比如腹部肌肉力量平衡、皮下脂肪厚度及分布等因素。例如,一些人由于先天的腹部肌肉发育相对薄弱,或者皮下脂肪在肚脐周围分布不均匀,导致肚脐呈现突出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形态变异,没有涉及到腹腔内结构的异常突出。

脐疝:婴儿脐疝是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脐环在出生后未能及时闭合,保留一定的缺损,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如婴儿哭闹、便秘等情况,腹腔内容物(多为肠管等)就会从脐环处突出形成脐疝;成人脐疝则是由于腹壁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变、弹性降低,同时存在一些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使得腹腔内容物突破薄弱的脐部区域而形成疝。

三、症状表现

凸肚脐:一般没有特殊的不适症状,仅仅是外观上肚脐突出,对身体的生理功能通常没有影响,不会有疼痛、腹胀等腹部不适表现,除非是因为其他合并疾病导致,但单纯凸肚脐本身不会引起相关病理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如果是单纯凸肚脐,表现都是外观上的突出,没有异常的身体功能障碍等情况。

脐疝:婴儿脐疝通常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的肿物,哭闹、咳嗽时肿物增大,安静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物可回纳。成人脐疝除了脐部有突出的包块外,可能会有腹部隐痛、坠胀感等不适,尤其是在腹压增加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如长时间站立、剧烈咳嗽后腹部不适加重,而且成人脐疝存在疝内容物发生嵌顿的风险,一旦发生嵌顿,会出现腹痛加剧、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的表现,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不同年龄的脐疝患者如果发生嵌顿,症状表现类似,但婴儿由于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腹胀等。

四、诊断方法

凸肚脐: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医生观察肚脐的外观形态,判断是单纯的生理结构导致的突出,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辅助检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无相关疾病史等即可明确,没有影像学等特殊检查的必要性,因为其本质是正常生理形态差异。

脐疝:婴儿脐疝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初步诊断,看到脐部的可复性包块基本可以确诊;成人脐疝除了体格检查外,可能需要借助超声检查等,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脐部的结构,明确是否有腹腔内容物突出,还可以帮助判断疝内容物的情况等。对于怀疑有嵌顿的脐疝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腹部X线等检查来评估有无肠梗阻等情况。

五、处理方式

凸肚脐: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没有其他异常表现,无需进行医疗干预。但如果患者因为凸肚脐而产生心理压力等情况,可以进行心理疏导等,但从医学角度本身不需要治疗。

脐疝:婴儿脐疝多数可在2岁内自愈,所以可以采取保守观察的方法,如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部分婴儿脐疝可自行闭合;如果婴儿脐疝超过2岁仍未自愈,或成人脐疝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脐疝的主要方法,通过修补脐部的薄弱区域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发生嵌顿的脐疝,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解除嵌顿,恢复腹腔内容物的正常位置。特殊人群方面,婴儿脐疝观察期间要注意避免过度哭闹等增加腹压,成人脐疝要积极治疗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基础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以降低复发风险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脐疝
脐疝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增高、脐部薄弱,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脐环突出而形成的。该病可以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类型,其中婴儿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气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因为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病人配合得比较差,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而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避免导致腹内压升高,表现出疝气的复发。而且,小儿疝气手术以后,半年之内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包括爬山、游泳、跑步等,也要防止小儿哭闹,因为这些都是导
最常见的腹外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其次,脐疝、股疝、白线疝,切口疝也较为多见。多为先天发育不良,腹壁薄弱,营养代谢不良,腹腔压力长时间增高等原因引发。建议病人就医外科进行检查,一般需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
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有脐疝的患儿应当保持大便的通顺,防止因为腹内压过高造成患儿症状加重。可以使用粘贴法来进行治疗。粘贴法是用两条5厘米长的胶布,一条顶端剪一小孔,另一条顶端剪窄些。粘贴时先将两条胶布分别贴在脐孔左右两侧,用手指把疝还纳回腹腔内。
气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要根据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来决定。若是开放式腹股沟斜疝手术,常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8小时后一般就可以进食半流质,例如稀饭等。假如是腹腔镜微创斜疝修补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手术后必须等到排气以后才可进食。
肚脐突出一定是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表现出肚脐突出,不一定是脐疝,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才能够明确是哪一种疾病。表现出肚脐凸出,既有可能是存在脐疝疾病,也有可能是存在脐部的其他疾病,比如脐膨出、脐裂或者是脐部的肿块疾病等。需要到医院做专业的检查,明确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经过检查确诊为脐疝疾病,就需要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考虑是
老人气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人的疝气手术需要住院多长时间,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疝气的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正常情况下,住院四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如果年龄比较大,疝囊也比较大,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创面渗血,导致术后血肿,可能需要住院多观察几天,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出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皮下血肿,可能
什么是食管裂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肥胖的、还有女性,腹压很高,食管裂孔是膈肌上一个裂孔,是正常的食管穿膈肌的地方,老年人表现出了问题,是肌肉松弛,食管裂孔增大。前列腺增生、便秘的患者,慢性咳嗽的患者就容易表现出腹压增高以后,腹腔的胃、大网膜、结肠从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就叫食管裂孔疝,造成原因主要是
气手术后多少天恢复正常?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疝气手术以后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患者如果要恢复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工作的话,一般要在一个月以后的时间,甚至可能还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这个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合并有糖尿病等
两个月的宝宝气怎么办?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可以在脐部进行加压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可以在脐部进行加压。宝宝得了脐疝很多见,是由于脐环比较薄弱所致或者由于脐环没有闭锁所致,腹腔内容物会从脐环处突出从而导致了脐疝,在肚脐处会出现肿物,一般是可复性的肿物。如果患儿在两岁以内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可以在脐部放置棉球、硬币等物体进行加压,能够防止脐部肿物出现
女孩子会得气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女孩儿会得疝气。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女孩子多见得的疝气是直疝,直疝往往是因为腹壁受到的损伤,比如说外伤或者生孩子造成腹部的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破坏、肌肉松弛造成的。疝的部分多见的是肠管,经过壁层腹膜凸向腹壁的肌肉薄弱区疝象体表以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突起膨大的东西。初步的疝气可以回纳,叫做可复性疝,往往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什么是
陈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疾病,是指疝囊通过脐环突出所致的一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也会逐渐下降。当患儿处于长时间便秘、咳嗽和哭闹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脐疝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经手术治疗。
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脐疝主要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小儿脐疝一般在2岁之前采取保守治疗,2岁以后脐环可以自行闭锁。如果在2岁之后脐环大于1.5厘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保守治疗,主要是用超过脐环大小的硬币或是纸片拿纱布包裹以后抵住脐环,用绷带固定,在6个月之前效果是非常好的。成人脐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成人脐疝脐环非常小,容易嵌顿,造成肠坏死,后果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症状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脐疝是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者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处向外突出到皮下而形成。脐疝的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一厘米左右,偶有超过三到四厘米,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情况下,脐疝在婴儿哭闹、咳嗽、直立时外突明显,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当宝宝安静时,用手指压迫气囊可以回纳,不容易发生嵌顿。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