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地包天可分早期干预、常规治疗,儿童和成年患者各有注意事项,还可通过孕期保健和婴幼儿期护理预防。乳牙期(3-5岁)不良哺乳姿势等可致地包天,用简单活动矫治器干预;替牙期(6-12岁)上颌发育不足等可致,用功能矫治器等干预;替牙期结束后牙齿不齐合并地包天用固定矫治器,严重骨性地包天联合正颌外科手术;儿童患者家长要关注检查、监督配合及纠正不良习惯;成年患者要做好心理和身体准备、严格口腔护理;孕期要营养均衡、避有害物质,婴幼儿期要注意哺乳姿势、避免不良习惯预防地包天。
一、牙齿地包天的早期干预
1.乳牙期地包天(3-5岁)
原因:可能与不良哺乳姿势、遗传等因素有关。此阶段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若发现地包天,可通过佩戴简单的活动矫治器进行干预。例如,对于因不良哺乳姿势导致的地包天,及时纠正哺乳姿势的同时,佩戴合适的矫治器,利用矫治器的力量引导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的颌骨可塑性较强,通过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地包天的情况,避免随着生长发育地包天情况加重。
2.替牙期地包天(6-12岁)
原因:可能与上颌发育不足、下颌过度发育、不良口腔习惯(如咬下唇、吐舌等)有关。如果是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地包天,可以通过佩戴功能矫治器来刺激上颌骨的发育,同时抑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而对于因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地包天,首先要纠正不良习惯,然后配合矫治器治疗。此阶段是牙齿替换和颌骨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干预可以引导牙齿正常萌出,调整颌骨的关系,防止地包天进一步发展。
二、牙齿地包天的常规治疗方法
1.固定矫治器治疗
适用情况:适用于替牙期结束后(12岁以后)牙齿排列不齐合并地包天的情况。通过粘结在牙齿上的固定矫治器,施加温和而持续的力量,逐步移动牙齿,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从而改善地包天的情况。例如,使用方丝弓矫治器或直丝弓矫治器,根据患者的牙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通过弓丝的形变等作用,将错位的牙齿移动到正常的位置,调整上下颌牙齿的咬合关系。
2.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严重的骨性地包天,即上下颌骨发育存在明显异常,单纯正畸治疗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需要联合正颌外科手术。比如,下颌骨过度前突导致的严重地包天,通过正颌手术将下颌骨移动到正常的位置,然后再配合正畸治疗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这种手术需要在患者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因为此时颌骨的生长基本稳定,手术效果相对稳定。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侧位片等,精确评估颌骨的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三、不同人群牙齿地包天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家长责任: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口腔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儿童有地包天的迹象,要及时带儿童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要监督儿童配合治疗,如按时佩戴矫治器等。同时,要纠正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如咬下唇、吐舌等,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加重地包天的情况。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引导、教育等方式帮助儿童纠正不良习惯,为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成年患者
心理和身体准备:成年患者在考虑治疗牙齿地包天时,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周期可能较长,一般需要1-2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时,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正畸治疗或正颌外科手术。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出现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等,因为口腔疾病可能会影响治疗的进程和效果。例如,成年患者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清洁和检查。
四、牙齿地包天的预防措施
1.孕期保健
母亲注意事项: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胎儿颌骨的正常发育。同时,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某些药物、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胎儿颌骨的发育,增加胎儿出现地包天等口腔问题的风险。
2.婴幼儿期护理
哺乳姿势:正确的哺乳姿势很重要,母亲在哺乳时要注意让婴儿的上颌和下颌处于正常的位置,避免婴儿长时间采用仰卧位吃奶的姿势,因为这种姿势可能会影响婴儿颌骨的发育,增加地包天的发生几率。
避免不良习惯:在婴幼儿期,要注意观察婴儿是否有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一旦发现要及时纠正,通过转移婴儿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婴儿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为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