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可表现出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疼痛症状(骨盆区域疼痛、放射性疼痛)、其他症状(性功能障碍、排尿后或排便后滴白);体征检查有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等情况;实验室检查包括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细菌学检查)和尿液检查(尿常规、四杯法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检查(经腹部、经直肠超声),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检查明确诊断。
一、症状表现
(一)排尿症状
1.尿频: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若频繁排尿且次数明显增多需警惕,尤其是夜间尿频可能是前列腺炎的表现之一,年龄较大人群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合并前列腺炎,需注意区分。
2.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刺激膀胱,导致尿急症状出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青年男性若生活不规律等易患前列腺炎出现尿急。
3.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或疼痛感,感染性前列腺炎可能更易出现尿痛,女性因生理结构与男性不同,患前列腺炎概率低,但女性若有类似尿道炎症表现也需排查是否有特殊病因导致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
(二)疼痛症状
1.骨盆区域疼痛
可表现为会阴部(阴囊与肛门之间区域)、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部等部位疼痛不适,可以是间断性或持续性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不同,但原理均是前列腺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所致;老年男性可能同时合并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加重疼痛症状的复杂性判断。
2.放射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其他部位疾病,需要仔细鉴别,青年男性若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前列腺炎风险,进而出现放射性疼痛。
(三)其他症状
1.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方面的问题,这与前列腺炎导致的局部神经、血管等功能异常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因心理因素等加重性功能障碍的表现,需要综合评估。
2.排尿后或排便后滴白:尿道外口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多在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出现,这是因前列腺充血、分泌物增多经尿道流出的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需与其他尿道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分泌物增多相鉴别。
二、体征检查
(一)直肠指检
通过直肠指检触摸前列腺,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压痛等情况。正常前列腺大小约4cm×3cm×2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可能增大、压痛明显、质地不均匀等,但老年男性若本身有前列腺增生,直肠指检表现可能与前列腺炎有重叠,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一)前列腺液检查
1.白细胞检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正常情况下每高倍视野<10个,若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同时卵磷脂小体减少,对诊断前列腺炎有重要提示意义,但要注意留取前列腺液的操作规范等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前列腺液成分可能有一定生理差异,如老年男性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等指标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有不同表现。
2.细菌学检查:通过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前列腺液中是否有病原菌,若培养出病原菌可明确感染性前列腺炎的类型,指导针对性治疗,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病原菌类型可能有差异,青年男性可能更多由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等,老年男性可能与尿路逆行感染等有关。
(二)尿液检查
1.尿常规:一般情况下尿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若合并尿路感染,可能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增多,通过尿常规初步排查泌尿系统其他疾病与前列腺炎的鉴别,女性患者尿常规检查需注意月经等因素干扰结果判断。
2.四杯法检查:通过分段收集尿液和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定位诊断前列腺炎类型,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配合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行动不便等影响检查操作。
四、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1.经腹部超声:可观察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结构等,前列腺炎时超声可能无特异性改变,或表现为前列腺回声不均匀等,但可用于排除前列腺其他器质性病变,如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等,不同年龄人群前列腺超声表现有一定生理性变化,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超声表现较典型,需与前列腺炎鉴别。
2.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检查更清晰,能更准确观察前列腺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炎相关的细微改变,如前列腺实质内微小炎症病灶等,检查时需注意患者的直肠情况,有直肠疾病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检查。
如果怀疑自己有前列腺炎,出现上述相关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综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检查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