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铋剂、铝碳酸镁)、调节胃肠动力药物(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儿童要严格评估、孕妇需充分评估安全性、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影响。
一、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常见的如奥美拉唑,它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H-K-ATP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增多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持久,可有效缓解慢性肠胃炎患者因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反酸等症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能显著改善慢性肠胃炎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H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是较为常用的H受体拮抗剂,它能竞争性地阻断组胺H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它对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缓解慢性肠胃炎患者的胃酸相关症状,但相对质子泵抑制剂,其抑制胃酸分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稍弱。
二、胃黏膜保护剂
1.铋剂:枸橼酸铋钾是典型的铋剂,它在胃内酸性条件下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同时,铋剂还可促进胃黏膜分泌黏液,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从而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临床应用显示,枸橼酸铋钾能有效促进慢性肠胃炎患者受损胃黏膜的修复,改善患者的胃部炎症状态。
2.铝碳酸镁:铝碳酸镁可以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能吸附胃蛋白酶,结合胆汁酸,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它还能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适用于慢性肠胃炎伴有胃痛、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患者,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三、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
1.多潘立酮:多潘立酮是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反流,常用于慢性肠胃炎伴有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提高患者的消化功能,多项研究证实其能明显缓解慢性肠胃炎患者的胃肠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
2.莫沙必利:莫沙必利是选择性5-羟色胺4(5-HT)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症状。对于慢性肠胃炎伴有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四、微生态制剂
1.双歧杆菌制剂:慢性肠胃炎患者常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双歧杆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可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双歧杆菌能在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定植与入侵,还能产生一些消化酶,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对慢性肠胃炎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中,双歧杆菌制剂可有效改善慢性肠胃炎患者的肠道症状,提高肠道免疫力。
2.乳酸菌素片:乳酸菌素片能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还能选择性地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适用于慢性肠胃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慢性肠胃炎用药需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道有较强刺激或不明确安全性的药物。例如,幼儿使用多潘立酮等胃肠动力药时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等,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孕妇:孕妇患慢性肠胃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在孕期的安全性需要充分评估,胃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相对更安全,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应优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如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肠胃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在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同时,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使用时也需谨慎,避免引起过度胃肠蠕动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