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尿不尽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饮水过多、食用利尿食物、精神紧张;病理性因素有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前列腺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其他疾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一、生理性因素
1.饮水过多
当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时,肾脏生成的尿液会增多,从而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例如,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饮用了1-2升水,肾脏的滤过功能会使尿液生成增加,膀胱内尿液量迅速增多,就会刺激膀胱产生排尿的感觉,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正常人群中较为常见,一般调整饮水量后症状可缓解。
2.食用利尿食物
某些食物具有利尿作用,如西瓜、冬瓜等。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利尿成分,食用后会使尿量增加。如果大量食用西瓜等利尿食物,也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不尽。例如,一次性食用较多西瓜后,在1-2小时内可能会频繁排尿,出现相关症状,这是因为食物中的成分影响了肾脏对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3.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的人,交感神经兴奋,会影响膀胱的功能。比如考试前的学生、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等,精神紧张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这是因为精神因素通过神经调节影响了膀胱的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膀胱频繁收缩,产生排尿不适。
二、病理性因素
1.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
细菌感染是引起膀胱炎的常见原因,如大肠埃希菌等。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膀胱炎。膀胱炎时,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尿液量不多也会产生排尿感,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还可能伴有尿痛、下腹部疼痛等症状。例如,女性患者可能会在排尿时感到尿道灼热、疼痛,频繁有尿意但每次尿量不多。
尿道炎:
尿道炎也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尿道炎会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刺激尿道产生排尿异常。患者除了尿频尿急尿不尽外,还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男性可能表现为尿道滴白等症状。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引起,也可由血行感染导致。除了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症状外,还常伴有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肾脏实质受到炎症累及,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进而引起膀胱的刺激症状。
2.泌尿系统结石
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可刺激膀胱黏膜,引起尿频、尿急、尿不尽,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的现象。结石在膀胱内移动时,会损伤膀胱黏膜,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当结石堵住尿道内口时,排尿会突然中断。例如,膀胱结石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结石位置改变可能会使排尿突然停止,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
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会导致尿道梗阻,引起排尿困难,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结石阻塞尿道,使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尿液潴留,刺激膀胱产生症状,患者会感觉总是有尿意但排尿不顺畅。
3.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导致排尿阻力增加。患者早期表现为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急、尿不尽,还可能出现排尿等待、尿线变细等症状。这是因为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占据了尿道空间,影响尿液的排出,膀胱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排尿,长期如此导致膀胱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前列腺炎:
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发病较急,除了尿频尿急尿不尽外,还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前列腺局部会出现疼痛。慢性前列腺炎则症状相对迁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伴有会阴部、下腹部等部位的隐痛不适等。前列腺炎时,前列腺组织炎症刺激,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和膀胱的功能。
4.其他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经肾脏滤过的葡萄糖增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产生渗透性利尿,引起尿频。同时,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进一步加重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其中多尿就包括尿频尿急尿不尽的情况,而且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
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尿道的功能障碍。例如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影响神经对膀胱和尿道的控制,导致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甚至尿失禁等症状。不同年龄、不同病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其症状表现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如脊髓损伤的患者可能因神经传导障碍导致膀胱排空不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