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卫生、生活方式、饮食及特殊人群(孕妇、糖尿病患者、儿童)等方面进行阴道炎预防及调护,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选合适内裤、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孕妇要轻柔清洗、选宽松内裤等,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儿童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且及时就医等。
一、个人卫生方面
1.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清洗时要注意顺序,由前向后,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清洗方式基本一致,但儿童应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因为儿童的外阴黏膜较为娇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损伤或刺激。成年女性在经期时,要增加清洗次数,及时更换卫生巾,一般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洗外阴,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也有一定预防阴道炎的作用,因为安全套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选择合适的内裤
应选择棉质、宽松、透气性好的内裤。棉质内裤吸湿性强,能保持外阴干燥,不利于细菌繁殖。对于不同体型的人群,宽松的内裤可以保证外阴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例如,肥胖人群选择宽松内裤可避免局部过于闷热潮湿;消瘦人群穿着宽松内裤也不会有紧绷感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化纤内裤不透气,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为细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二、生活方式方面
1.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一般建议每晚睡眠7-9小时。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免疫系统正常才能更好地抵御病原体入侵。对于有阴道炎病史的人群,规律作息尤为重要,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阴道炎复发的风险。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睡眠来保障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发育,睡眠不足可能影响内分泌,间接影响阴道的微生态环境。
2.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年轻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尤其是运动后出汗较多时,保持外阴干燥。
三、饮食方面
1.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
减少辛辣、油腻、高糖食物的摄入。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阴道黏膜,加重阴道炎的不适症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间接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高糖食物会使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念珠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例如,过多食用蛋糕、糖果等高糖食品后,可能会改变阴道的酸碱平衡,为病原体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由于身体生理变化,阴道微生态环境容易发生改变,更易患阴道炎。孕妇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清洗外阴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在选择内裤时,要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并且要勤换。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保证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食物。如果孕妇出现阴道炎症状,如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应及时就医,因为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升高,会影响阴道局部的环境,容易并发阴道炎。这类患者除了遵循阴道炎日常调护的一般原则外,关键是要积极控制血糖。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食,合理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糖药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的措施要更加严格,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滋生,所以要增加清洗外阴的次数,及时更换内裤。一旦发生阴道炎,要及时治疗,同时调整降糖方案,使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减少阴道炎的复发。
3.儿童
儿童阴道炎多与卫生习惯不良有关,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不要用手触摸外阴,勤换内裤,内裤要单独清洗。儿童的衣物要与成人衣物分开洗涤,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儿童出现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疑似阴道炎的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阴道炎的治疗与成人不同,需要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