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齿需及时治疗,不及时治疗有局部(致疼痛不适、影响咀嚼功能、导致邻牙问题)和全身(影响生长发育、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危害。治疗方法有充填治疗(适用于浅龋、中龋,可保护牙髓健康)和嵌体修复(适用于龋坏范围大的乳牙,能维持牙列完整性)。不同年龄段乳牙龋齿治疗有注意事项,婴幼儿期家长护理重要且治疗具特殊性,学龄前期孩子配合度提高需定期检查,家长应重视孩子口腔健康,定期带其检查,发现龋齿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保障乳牙健康及孩子生长发育。
一、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1.局部影响
疼痛不适:龋齿若不治疗,病变继续发展,累及牙髓时会引起剧烈疼痛,尤其是儿童在夜间可能会痛醒,影响孩子的进食和睡眠。例如,当龋坏达到深龋阶段,细菌感染接近牙髓,会导致孩子不敢用患侧牙齿咀嚼,进食时疼痛明显。
影响咀嚼功能:乳牙龋齿会使牙齿的咀嚼面积减小,孩子在进食时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会影响营养的摄取,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比如,后牙的龋齿会严重影响对肉类、坚果等较硬食物的咀嚼,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
导致邻牙问题: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变相邻的牙齿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龋坏牙齿的邻面病变会使相邻牙齿之间的接触关系改变,容易导致食物嵌塞,进一步引发邻牙的龋坏;另一方面,乳牙龋齿破坏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乳牙过早缺失,引起邻牙向缺隙侧倾斜移位,对颌牙齿伸长,造成恒牙萌出顺序紊乱,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
2.全身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由于乳牙龋齿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孩子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长期以往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低于正常水平。例如,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肌肉等的发育。
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龋齿病灶中的细菌及其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炎等。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孩子的健康危害较大。比如,细菌感染通过血液传播到肾脏,可能引起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二、乳牙龋齿的治疗方法及优势
1.充填治疗
适用于浅龋、中龋:对于龋坏组织较浅,还未累及牙髓的乳牙龋齿,充填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医生会先去除龋坏的腐质,然后用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填充,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例如,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充填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不仅可以起到充填作用,还能释放氟离子,有一定的防龋作用,尤其适合儿童乳牙的充填。
保护牙髓健康:及时去除龋坏组织,避免了龋坏进一步发展累及牙髓,从而保护了牙髓的健康。如果龋坏继续发展累及牙髓,可能需要进行牙髓治疗,而充填治疗在早期就阻止了病变的进展。
2.嵌体修复
适用于龋坏范围较大的乳牙:当乳牙龋坏范围较大,单纯充填难以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时,可以采用嵌体修复。嵌体是根据牙齿的形态制作的一种修复体,能够更好地恢复牙齿的咬合关系和外形。例如,对于后牙大面积龋坏的乳牙,嵌体修复可以提供更稳定的修复效果,比传统充填更能承受咀嚼压力。
维持牙列的完整性:嵌体修复可以维持乳牙在牙列中的位置和功能,防止邻牙移位等问题的发生,对于保持牙弓的长度和正常的咬合关系有重要意义。
三、不同年龄段乳牙龋齿的治疗注意事项
1.婴幼儿期(0-3岁)
家长护理重要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减少奶瓶龋的发生。奶瓶龋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奶瓶喂养,奶瓶中的奶液附着在乳牙上导致的。家长要避免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每次喂奶后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清水,清洁口腔。
治疗的特殊性:如果婴幼儿期发现乳牙龋齿,由于孩子较小,治疗时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简单的充填等治疗。医生操作要更加轻柔,尽量减少孩子的不适感,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帮助孩子固定体位,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学龄前期(3-6岁)
配合度提高: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能够配合简单的口腔治疗,医生可以进行相对常规的充填等治疗。但家长仍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等,预防龋齿的再次发生。
定期口腔检查: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龋齿并及时治疗。如果发现有龋齿倾向,如窝沟较深的牙齿,可以进行窝沟封闭等预防性治疗,预防龋齿的发生。
总之,乳牙龋齿需要及时治疗,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龋齿,应根据龋齿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孩子乳牙的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