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处理包括及时清创(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清洗至少15分钟,污染严重伤口由专业医护人员彻底清创)和消毒(用碘伏等消毒剂充分覆盖伤口及周围皮肤);被动免疫有破伤风抗毒素(TAT,未接受类毒素免疫注射且有伤口污染等情况者尽早注射,皮试阳性需脱敏注射)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皮试阳性或免疫史不清者选用,免疫效能高、作用持久);主动免疫是通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预防,基础免疫儿童按计划、成年人按程序接种3次,已全程基础免疫者受伤后伤口污染严重或超10年需加强;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注意伤口处理及药物反应,老年人要重视被动免疫和伤口细致处理、调整加强免疫间隔,孕妇要谨慎选择被动免疫制剂、按规范主动免疫,免疫功能低下者要更积极被动免疫、严格伤口处理。
一、伤口处理
1.及时清创:受伤后应尽快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这是因为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清洁的环境中难以繁殖,清创能有效减少伤口局部破伤风梭菌的数量。对于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更彻底的清创操作,如去除坏死组织等。
2.消毒伤口:清创后可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包括破伤风梭菌。消毒时要注意充分覆盖伤口及周围皮肤。
二、被动免疫
1.破伤风抗毒素(TAT):适用于未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注射而有伤口污染、深刺伤、开放性骨折等情况的患者。TAT是一种异种蛋白,使用前需做皮试,皮试阳性者需进行脱敏注射。但TAT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处理。一般人群在受伤后应尽早注射TAT,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但即使超过24小时,仍有注射的必要,因为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几天到几周。
2.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TIG属于人体免疫球蛋白,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无需皮试。对于TAT皮试阳性者或免疫史不清者可选用TIG。其免疫效能比TAT高,作用持久。一般在受伤后,若患者符合使用指征,可考虑使用TIG进行被动免疫。
三、主动免疫
1.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主动免疫是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方法。基础免疫需接种3次破伤风类毒素。儿童一般在3、4、5月龄时各接种一次百白破疫苗(其中含有破伤风类毒素),18-24月龄时加强接种一次。成年人如果之前未完成全程基础免疫,也需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3针破伤风类毒素。通过主动免疫,人体可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当再次受伤时,体内已有的抗体能快速发挥作用,中和可能侵入的破伤风梭菌毒素。
2.加强免疫:已接受全程基础免疫的患者,若受伤后伤口污染严重或受伤超过10年,需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以巩固免疫力。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也应根据其免疫接种情况适时进行加强免疫,以确保体内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抵御破伤风梭菌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在进行破伤风预防接种时需按照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需通过规范的主动免疫来预防破伤风。在伤口处理方面,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受伤,家长要注意在儿童受伤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若符合被动免疫指征,要尽早为儿童注射相应的被动免疫制剂,但要特别注意儿童对药物可能出现的特殊反应,如TAT皮试阳性时脱敏注射的操作要谨慎,密切观察儿童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免疫功能衰退的情况,其主动免疫后抗体产生可能不如年轻人。在受伤后,除了及时处理伤口外,要更加重视被动免疫的选择和应用。对于老年人的伤口,清创消毒要更加细致,因为老年人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更易感染。同时,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可能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免疫状态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其体内有足够的破伤风抗体水平。
3.孕妇:孕妇的破伤风预防也需谨慎。如果孕妇未完成破伤风类毒素全程接种,受伤后要根据情况进行被动免疫。但在选择被动免疫制剂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TAT是异种蛋白,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而TIG相对更安全,可在医生评估后选用。同时,孕妇的主动免疫应按照孕期的免疫接种规范进行,确保孕妇自身和胎儿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其主动免疫后抗体产生可能不足。在受伤后,要更积极地进行被动免疫,且要选择合适的被动免疫制剂。对于这类患者的伤口处理要更加严格,因为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发生破伤风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要密切关注这类患者受伤后的伤口情况,及时进行清创、消毒等处理,并根据免疫状态准确选择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