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由多种因素引起,口腔局部因素有菌斑微生物、牙石、不良修复体;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系统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有吸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对牙龈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牙龈萎缩发生。
一、口腔局部因素
1.菌斑微生物
口腔中的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龈炎症的主要因素。菌斑不断堆积,会刺激牙龈组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牙龈萎缩。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菌斑指数高的人群,牙龈萎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引发牙龈的慢性炎症,使牙龈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进而出现牙龈萎缩的迹象。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容易在牙齿表面堆积,尤其是处于替牙期的儿童,牙齿排列可能不够整齐,更容易导致菌斑滞留,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而成年人如果不注意日常的口腔清洁,如刷牙不彻底、使用牙线不规范等,也会使菌斑持续存在,引发牙龈炎症,逐渐导致牙龈萎缩。
2.牙石
牙石是菌斑矿化形成的,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牙石的存在会引起牙龈的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牙龈纤维结缔组织遭到破坏,进而出现牙龈萎缩。研究发现,有牙石的人群牙龈萎缩的概率比没有牙石的人群高很多。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形成牙石,但老年人由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等因素,更容易积累牙石。儿童如果口腔卫生情况不佳,也可能在牙齿表面形成少量牙石,但相对成年人来说概率较低。
3.不良修复体
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如果边缘不贴合,会对牙龈组织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例如,修复体边缘过长或过锐,会不断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的慢性损伤,进而出现牙龈萎缩。
对于佩戴假牙的中老年人来说,选择不合适的假牙或者假牙使用时间过长没有及时调整,都容易出现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萎缩问题。而儿童一般较少涉及不良修复体相关的牙龈萎缩情况,但如果有特殊的口腔修复情况,也需要关注修复体对牙龈的影响。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
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代谢环境发生改变,容易引发口腔内的感染,包括牙龈的炎症。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牙龈组织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长期的牙龈炎症会导致牙龈萎缩。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牙龈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妊娠期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牙龈炎症,进而可能出现牙龈萎缩。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也可能出现牙龈对菌斑等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
2.营养不良
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牙龈组织的健康。维生素C是维持牙龈结缔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营养成分,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和发生炎症,长期可引起牙龈萎缩。例如,长期素食且没有补充足够维生素C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相关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营养不良会影响其口腔组织的正常发育。如果儿童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牙龈组织的发育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在后期出现牙龈萎缩等问题。而老年人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也会影响牙龈组织的修复和维护,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
3.系统性疾病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会累及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炎症和萎缩。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使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牙龈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进而破坏牙龈的正常结构,导致牙龈萎缩。
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口腔的保健,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加重口腔牙龈的病变。儿童如果患有某些罕见的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影响牙龈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口腔健康状况。
三、不良生活方式
1.吸烟
吸烟是导致牙龈萎缩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牙龈组织的抵抗力,还会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影响牙龈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研究表明,吸烟者牙龈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对于吸烟的各个年龄段人群都有影响,青少年吸烟可能会影响其口腔组织的正常发育,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成年人吸烟则会持续对牙龈组织造成损害;老年人吸烟会进一步加重牙龈组织的退化,导致牙龈萎缩情况更易发生。
2.不正确的刷牙方式
用力过猛、刷牙方向不正确(如横刷法)等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损伤牙龈。横刷法会导致牙龈边缘出现楔状缺损,同时过度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的退缩和萎缩。例如,长期采用横刷法刷牙的人群,牙龈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采用正确竖刷法刷牙的人群。
儿童在学习刷牙阶段,如果家长没有正确教导其刷牙方法,很容易采用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青少年如果没有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也可能出现不正确刷牙导致牙龈萎缩的情况。而成年人如果长期坚持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也会逐渐出现牙龈萎缩的问题。



